直击成都新政后首个预售楼盘:交资料的还没现场保安多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有房票的人逐渐成为少数,且随着新房源的入市,这部分人群也在被消化。

距离5·15新政颁布已经过去了一周,一个响指,成都购房者的资格被重新刷新,不少此前手握房票的人都被拒之门外。同时,新政之后,新房持续放量,仅三天的时间,成都市场便有15个新盘入市。

上周五,中铁建西派城取得预售证,推出新房108套,成为新政过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项目的报名情况如何,新政对其是否有影响?在项目现场交资料的第一天,成都商报记者也去到了现场,看看这个新政之后首个取得预售证的楼盘收取资料的情况。

交资料现场:工作人员比购房者多

昨日下午4点,西派城第三次摇号交资料首日

事实上,自成都实施摇号新策以来,西派城已三度取证。有数据显示,其前两次报名人数分别为6493人(264套新房)、10995人(164套新房),当时摇号中签率分别为:4.07%、1.49%。(来对比一下,下图为:今年2月西派城首次摇号首日交资料现场,同样为下午4点)

下午四点过,成都商报记者到达西派城售楼部现场。与前两次相比,其第三次交资料的现场,可以明显感觉到冷清不少。记者来到现场时,等候区非常冷清,仅有几名工作人员和部分休息的购房者。不需要排队,便能直接进入到售楼部内的收取资料区域。而在这里,除了普通购房者收资料的区域内有几组购房者在现场外,刚需和棚改区域都几乎没有人,许多工作人员都在低头玩着手机。现场还有一些置业顾问对购房者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

成都商报记者从工作人员处了解到,项目上批次开盘时推出了四百套房源,共计收到报名客户过万组,而限购之后的这次开盘,在收资料的第一天,现场仅有三百组客户前来交资料。“我们一共有五天收取资料,大概会有两千余组客户。购买的几率提高了不少。”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新政后显然售楼部冷清了不少,但要买到房子,依然需要运气。

新政效果初现,大户型受影响更甚

从西派城的冷清现场来看,这无疑是新政之后成都新房市场的一个直观反映。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新政的主要影响群体:

1、以投靠子女方式落户成都的老人家庭,不再单独作为购房群体。

2、名下已有一套房的单身购房者,不能再购买第二套房。

3、两人及以上家庭购房,已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不能再购买新房。

4、落户不满两年的购房者,需要具备12月及以上的社保。

新政之后,对于改善单身购房者和家庭购房者而言,无疑都是有较大的限制,这部分群体无疑是限购的主要对象,但同样是颇具有购买力的群体。

以西派城为例,最低清水单价约190万元,现场交资料则需要核验资金56.8万元,核验资金对许多购房者来说也是一道门槛。因此,在报名选房时,经过政策和项目实际的两重筛选之后,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就更少了。

另一方面,摇号新政还公布了“一个家庭一次只能参与一个项目摇号”的规则。当限购人群从自然人为单位变成了以家庭为单位之后,曾经一个家庭或许有多个名额,但在限购之后就仅剩一个名额。而且,从现在取得预售证的项目公布的流程来看,从网上报名到摇号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内,购房名额都会被“锁定”。因此购房者在选择时会有较多的顾虑和比较,每个楼盘都去试试和盲目的选房的时代已经过去。同样从西派城来看,“面积过大”、“总价过高”成为许多购房者犹豫的主要原因。

置业建议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有房票的人逐渐成为少数,且随着新房源的入市,这部分人群也在被消化。面对越来越多入市的房源,购房者应该谨慎利用自己的购房资格,多做甄选比较。

1、从一次只能报名一个楼盘的摇号新政来看,购房者在选房时要从自己自身情况做选择,因为摇号周期通常达到1个月以上,在这个被套牢的时间内,购房者要谨慎利用机会,选择自己最心仪的产品摇号。

2、新政无疑将购房门槛提高了,而仍然符合资格的购房者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购买性价比相对最高、更符合自己居住需求的产品,既能保证中签率,也能减少以后的换房成本。

3、放眼更长久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买一个就少一个的购房名额来说,未来的市场会更加向买方市场倾斜。购房者应该更多的是着眼产品的品质,以及自身的需求来考虑购房的方向。

(以上图片均为昨日西派城交资料现场实拍)

成都5·15新政实施后,对于后市有怎样的影响,购房者应该如何应对和看待,我们今天还请到了成都资深房地产观察人士赵述锦发表了以下观点,供各位购房者参考。

赵述锦:最强补丁后,当有新刚需?

成都新版限购补丁发布一周,这是2016年国庆开始楼市调控以来,最立竿见影的一次调控政策。

多个楼盘反馈的数据:客户少则减少一半,多则减少90%,原本摇号几率在10%以下的楼盘,现在基本都能买到。供求更趋平衡的市场格局有望到来。

过去两年多,整个行业是走向改善和高端的,大面积、高总价产品越来越多。但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买得起300万以上住宅的客群,大部分都在被限购范围之内。

市场更替就像铲耳光,不可能永远只打一边脸,不可能只有改善,没有刚需。

2012-2015年的主旋律是刚需,2016至今的主题是改善,那么从现在起,刚需的市场比例可能又会大幅提升。

这些需求,可以叫新刚需。新刚需,是相对于2013年买蓝光COCO系、保利花语系、国嘉逸家系等上一代刚需产品来说的。

那么新刚需有啥特点?上一代刚需的前提是“丈母娘为女婿设定的带走女儿的最低票价”。新刚需的前提条件是“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只能拥有一套房”。这符合“房住不炒”的定调。

基于这个假设,可以大概推测出以下几个特点:

1、人群。

以名下无房的成年90后为主,最小的90后今年都成年了。所以90后会真正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角。无论是学历入户政策,还是创新创业,都在瞄准这群人。中国90后的出生人口数量和80后差不多,都是1.2亿左右,市场需要为他们配置需求。

2、产品。

57平米三房注定要被淘汰。如果相当长时间内只能买一套,这套房的功能需求承载得必须更多。90后买房参谋很多,也很专业,他们的父母都住过商品房、也自己装过房子,知道客厅多宽才舒适,也知道开间进深都不超过3米的卧室,摆张床就没有其他地方。新刚需的产品甚至要求不同的家庭结构时期(从两口之家到三代同堂)内满足不同的需求。此前万科开发了一个叫“万科芯”的产品可能比较合适,115平米可以改成两房到四房不等。

3、位置。

这一轮楼市狂热,让买房人和开发商都产生了城市没有边界的错觉,但这显然不符合常识。新刚需对城市的需求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的极限,应该是地铁能到达的地方。到了地铁终点站,最多坐个5块钱的火三轮,而且还得回家路上路灯天网等设备都正常运转。所以,新刚需应该在中心城区,进入其他地方的开发商,只有老老实实挖当地客群。

4、价格。

与上一代刚需总价控制为第一原则(清水50万)不同,新刚需对价格的承受能力要强得多。毕竟大多数90后都有财力不弱的爸妈(还是两对),首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200万以内,都没有问题,

所以,你看,一个政策补丁出来,置业顾问也死不了、开发商产品研发、营销策划的价值也仍然还在。无论市场和行业终究要回归常识,风口不在,猪自然要掉下来。

(注:原文有删减)

来源:成都商报房产发布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