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速递】来自中国的竞争到底扼杀还是激励了欧美创新?

美国公司2010年到2014年间申请的高质量专利数量迅速增加,尽管同期中美贸易赤字也在激增。

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以来,特朗普政府以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为由掀起了贸易战,但逆差只是表层原因,更深层的理由是,华盛顿担心大量中国进口商品带来的激烈竞争扼杀本国企业的创新能力。美国贸易代表署曾明确指出,加征关税针对的是“中国与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和创新有关的行为、政策和做法。”

来自中国的竞争是否遏制了西方的创新?一些学者认为,更多的竞争会激励企业开发新产品,但也有人认为,激烈的竞争压缩了企业利润,减少了他们承担风险的意愿,从而遏制了创新。英国《经济学人》在本月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就该问题两项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结论正好自相矛盾。

其中一项基于欧洲12国的研究发现,中国进口商品激增推动了欧洲企业内部研发,加快了专利申请速度和信息科技发展并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者称,2000年-2007年,欧洲科技升级的所有贡献因素中,来自中国的竞争占到15%。

但另一项针对美国的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不管从公司层面还是科技层面,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对专利生产产生了“强有力的、负面的”影响。作者指出,1999–2007年间美国专利申请数量相比此前十年急剧下滑,而其中大约40%源自中国带来的竞争。

最近,国际货币组织(IMF)也加入了这场讨论,在上个月刊发的报告中,IMF指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滑后,美国公司在2010年到2014年间申请的高质量专利数量在迅速攀升,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研发开支的增加,而与此同时,中美贸易赤字也在激增。

比较来看,IMF指出,这期间欧洲和日本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速要缓慢得多;但在另一个直接受到中国制造业冲击的韩国,专利数量和研发开支也在迅速增加。

去年底,IMF在另一项研究中已经得出结论,来自中国的进口并没有威胁到美国创新,但的确导致研究开支在特定行业里重新分配,另外,许多研究人员因此离开制造业,转向数据处理和金融等服务业。

这也是《经济学人》没有提及的另外一些研究强调的结论。包括Linyi ZhangJohan Hombert等人发现,美国大公司或者研发密集型公司更容易抵挡住中国商品大量进口的冲击,对这些企业来说,专利数量不降反升。贸易的冲击也促使他们进入了新的产品领域,在新的科技层面竞争。

可见,从学术层面说,“中国扼杀西方创新”的担忧站不住脚,至少夸大了部分事实。实际上,一些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在反思他们自己的政策对创新的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Edmund S. Phelps上个月撰文指出,大多数西方政府自1930年开始对大公司实施的过度保护遏制了国内创新。Johan Hombert等人也在他们的研究中警告,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税改政策——其中包括废除一项鼓励创新的税减政策——会降低很多美国制造业的创新竞争力。

尽管无法对中国的贸易冲击达成共识,但主流经济学家都认可,创新本质上是好的,无论它来自何处,都会让整个世界受益。然而,当政治驱动下的零和思维占据上风,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以后,“谁赢了”的问题压倒了一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