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场爆满中签难,绿地、万科都找上门,这家体育公司怎么了?

2014年始,马拉松热潮在中国兴起,以地方政府、企业等牵头的区域型赛事数量逐年增多,当头部马拉松赛事被智美、八方环球等巨头牢牢占据后,区域市场的赛事的需求衍生了些新机会,嗅觉敏感的创业者挤进红火的跑步市场,分食着巨头们无暇顾及的增量市场。

新型体育服务市场方兴未艾,“门派”试图率先找出自己的方法论。近期,这家起步于长三角,主打新型体育营销服概念的公司获得国内目前最大的跑步服务平台型公司来跑吧3000万人民币注资,这是门派创立后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此前它在2015年完成由江苏365网股份、上海能图资本投资的首轮融资,2016年年中获元迅资本的第二轮增资。为此,“门派”的核心任务是什么,谁才是体育产业上的真正的顾客,而最终的路径是走向哪里?

在整体并不热闹的新型体育营销市场,门派的发展算得上顺利。2017年,门派营收超过3000万元,较2016年增长了70%,但对其创始人李帆来说,他觉得这个数字还可以更“漂亮”。

1

“谁是体育产业真正意义上的顾客?”

2014年始,马拉松热潮在中国兴起,以地方政府、企业等牵头的区域型赛事数量逐年增多,当头部马拉松赛事被智美、八方环球等巨头牢牢占据后,区域市场的赛事的需求衍生了些新机会,嗅觉敏感的创业者挤进红火的跑步市场,分食着巨头们无暇顾及的增量市场。

一些手握金融、地产、保险等传统优势资源的公司也在这个过程中跨进跑步领域,将部分外部资源通过赛事带进体育产业——通过绑定赛事资源,整体打包推广、执行、服务和运营,满足赛事方对赞助和营销的需求——这正是新型体育营销公司的基本模型,也是目前市场上大多公司的现存形式。

然而,不难发现,这其中能够跳开赛事本身做品类衍生及横向服务的公司屈指可数,整体模式始终没有脱离以往围绕赛事、球队、运动员做价值挖掘的路子,更多只能称之为跑步市场滋生出来的一门赚钱生意,并未跳出传统体育营销的窠臼。

这种局面到2016年后变得更紧迫,体育产业当下真正能够赚到钱的板块仍然不多。对在那之前率先拿到资本扶持的那部分创业公司来说,进入B轮以后的变现尝试变得异常艰难,这在跑步、健身等互联网工具类创业上尤其突出。

同样是“外来者”的李帆反问自己,“谁是体育产业真正意义上的顾客”?他归结以后,列出来的还是品牌、政府、企业。

“是他们在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进展,至少未来十年都是”,李帆说。

最终,门派确立了两大核心业务:品牌营销和企业服务。“我们现在在淡化赛事运营,2016年已经证明了这只是一个业务形式,很难标准化和复制”,他说,“我们要搞清楚是在为谁服务”。

门派把体育服务的价值提炼为“提升品牌活力、优化消费者关系、改善团队健康水平”,根据这个方法论,它整合了大量体育服务资源,用于品牌营销、公关、企业与社区健康管理,并在服务链方面做了延展和尝试。

2

“门派的路径是to B到to G再到to C”

品牌、企业、政府将是门派主打的三大类型客户,“品牌针对营销需求,企业是管理需求,政府是公共服务的需求,对应这三大类,形成综合的体育服务,”李帆表示。

过去两年,门派把精力集中在基础客户的积累上,包括金融、地产,政府方面等方面的大客户累计服务在100个左右。

李帆表示,门派的路径是to B到to G再到to C,并形成了一条业务主线:第一是服务大品牌大客户,做泛体育内容的整合;第二围绕企业社区做健康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切入到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从日常的体能训练开始介入,再到活动的组织、运营,包括日常的健康数据的检测和统计等。

相较于传统体育营销公司,C端用户的聚合能力是门派的一大竞争优势。它们先通过体育活动咨询、报名通道、福利等内容吸引用户并产生交互,后续通过基地服务、自有及协办赛事等服务提高粘性并进一步提高口碑和传播力度。

门派目前通过新媒体平台沉淀超过20万的个人订阅用户,除此之外通过社群合作运营各类企业、社区俱乐部,主要包括跑团、业余球队、企业员工俱乐部、社区兴趣俱乐部、场馆俱乐部等,目前社群数量超过2000个,这个版块覆盖人数超过十万。

3

“管理标准就是人均贡献100万营收”

完成本轮融资后,李帆把重点放在提升团队上。目前门派团队50人左右,按服务客户的类型设置消费品牌、大企业、房地产、商超等多个事业部。对员工的要求,李帆说,“首先要有应付实战的知识储备,然后自己要有创业伙伴的相处方式,第三是自己要有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门派的招聘要求甚至包括:“BMI身体质量指数22以内,半马成绩在210以内”。

未来2-3年时间里,团队将会达到100人左右,“管理标准就是人均贡献100万营收”,李帆说。他希望门派能成为一个标签鲜明的服务品牌,预计2018年营收达到7000万-1亿元。

在门派的第三轮投资方来跑吧创始人叶颖涛看来,投资门派有很多的契合点,在体育营销市场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时期,门派可以串联起很多不同企业,“赛事想找品牌,品牌也想找赛事,不同赛事和品牌之间经常不匹配”,叶颖涛把门派对比为体育产业里的蓝标,是体育大发展里的一个必然产物。

“门派有很多优势,先不说体量,品牌和服务上来说门派有它的方法论,能更高层面去理解赞助商的需求”,叶颖涛认为这是投资门派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门派和来跑吧之间的合作是他同样看重的一点,他认为这次更像是战略投资。

“目前体育市场需要协同作战,来跑吧是to C的服务,产品服务体系是门派的优势,正好可以良性互补。再者,来跑吧在全国有各种体育服务空间的布点,门派的服务体系可以借机跨省扩张,而来跑吧也顺势可以进入江苏地区。最后,来跑吧是跑步市场C端服务的佼佼者,门派整个围绕体育服务B端的服务体系是两者最有机的结合。”

能图资本投资总监熊春谈到门派时,分享了他对行业的看法。“我们对大众体育这门生意的理解,如果向C端收费,相对来说客户体验较差,很难盈利,除非提供特定的器械、场地或服务。像跑步、骑行等就很难只通过向C端收费来盈利。”

那么通过B端收费是否能盈利呢?如何让B端愿意支付费用呢?

说到这,不得不提门派的核心,熊春认为“门派的核心在于,第一,有很强的产品能力。门派团队能设计出优秀的体育活动,并有超强的执行力和服务能力,通过优秀的活动和贴心服务吸引大量粉丝参加。参与过门派体育活动的都知道,门派很多活动是相当火爆的,甚至需要摇号抽签决定,我们当时抽样不少用户,中签用户都表示很幸运。第二个核心是深度理解客户。门派团队非常熟稔B端客户的需求,且拥有非常强的B端开拓能力。我们走访过门派不少客户,几乎都表示门派的活动让公司管理层耳目一新,精准地契合了公司的需求,门派所影响的C端客群特别符合公司。”

因此,门派以突出的产品能力即优秀的体育活动吸引到精准的用户,而用户又吸引了B端客户,门派通过与B端举办体育活动,三者相互作用,彼此吸引,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而门派创始人李帆本身不仅是体育发烧友、还是跨界媒体人、地产人,此外,还具备优异的体育产品管理能力和拓展能力,这些要素综合在一起的项目及创始人,是非常少见的。这也是能图资本当年交流一次就决定投资门派,并成为其第一个投资人的重要原因。

门派2018年的计划将服务覆盖到全国10个以上城市,“我们对路径步骤是很清晰的,分步走,挖矿的模式,浅矿先挖。企业和政府服务是能挖出来的,C端除了装备,其他的暂时做不了。”

对门派来说,如何从区域走向全国可能是让人头疼的一点,“其实也很容易变成全国性的公司,主要是看客户层次”,即便目前的门派主要是做好长三角,但李帆还是有选择性的把握着客户定位,为全国性的规模化打下铺垫。

“你没法去做太投机的事情,目前就是要继续深刻地理解需求侧,理顺供给侧,服务于更多客户”,李帆说。他常用串项链来形容门派做的事情,“现在体育行业就是珍珠很多,但是都处于散落的状态,我们就是把这些珍珠捡起来串成项链,但这个肯定是个漫长的事情。”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