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上海全市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濒死”河流重现生机

中扬湖曾是一条“濒临死亡”的河流,经过治理后,2017年该河道成为上海三星级河道。2017年底,上海1864条段、1756公里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曾经“濒死”的中扬湖如今重现生机。摄影:界面记者 刘素楠

中扬湖是彭越浦河道的一条支流,西起彭越浦,东止万荣路,全长约770米,宽约13米,深约2.5米,河道主体为东西走向。这曾是一条“濒临死亡”的河流——河道淤积严重,两岸违章搭建现象严重,各种垃圾被丢弃其中,常年黑臭。

2004年,市北高新园区接手周边土地后一度打算将河道填埋。

“那时候这条河都快干涸了,如果填平建楼的话对我们来说也有经济效益。”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晓芳回忆,“当时我们考虑到园区地处老闸北,缺乏亮点,在区河道水政管理所的建议下,后来还是考虑把这条河留下来。”

昔日中扬湖河道。静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扬湖得此“逃过一劫”。然而,市北高新区并非水治理专家,他们在中扬湖河道治理上曾走过一些弯路。

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市北高新区对中扬湖河道实施了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整治后的中扬湖两岸建设了达百年一遇标准的防汛墙,河道畅通,且水清岸绿,不再黑臭。

“一开始使用的是物理方法消除黑臭,河流清澈见底,但水是蓝色的,变成了游泳池,这不是真正的河流。”周晓芳说。市北高新区四处寻求河道治理的技术支持,希望还中扬湖河道以天然面目。

2005年6月起,原闸北区河道所在市北高新园区委员会的支持配合下,先后对中扬湖实施了种植水生植物和机械环水、曝气增氧、种植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水质深化治理工程,改善了中扬湖河道的水质,使中扬湖从消除黑臭这一基本治理目标跳跃到闸北区屈指可数的景观河道。

市北高新区同时向园区的环保企业发起号召,一同治理中扬湖,上海同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应声而来。2006年,中扬湖河治理成为同瑞环保公司承担的上海市科委“中心城区河流生态维护成套装置研制和示范”课题试验工程,整体治理思路为采用“气浮+生化+过滤”的高效机械处理加生态工艺对河道实施净化,净化后水质常年维持在1米以上能见度,水质达到IV类。

“河道黑臭治理中,城市建设带来了水体污染,原有的污染源不减少的话,黑臭无法根本消除。我们的城市之前没有做雨污分流,这意味着河道治理要一边消除污染带来的影响,一边接受新的污染。这里有很多技术难度。”同瑞环保公司首席科学家宗兵年告诉界面新闻。

今日中扬湖河道。摄影:刘素楠

2010年,市北高新区对河道两岸景观进行了再次改建,打造了许多靓丽的绿化景观和亲水平台,并在河道内放养了天鹅、鸳鸯等水禽。目前,中扬湖河道已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自净系统,全面恢复水生生态系统。2016年中扬湖向市水务局申请进行三星级河道评定,获得满分通过。

2018年5月16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了上海市静安区。在中扬湖,咖啡馆临河而设,人们在河边的露台喝咖啡,黑天鹅在水上休憩,红色锦鲤在水草中穿梭。

河流又反过来给企业带来了效益。周晓芳透露,岸边的连锁咖啡馆为该品牌咖啡馆在沪销售额最高的店。

被拯救的“濒死”河道不止这一条。

东起沪太支路的江场河西端与先锋河相连,长度为260米,它也曾差点因黑臭被“填埋”。

彭越浦镇塘南社区经济合作社党支书、理事长孙嘉新回忆,2007年以前,“江场河就是个臭水沟”。当时塘南村地处乡村,缺乏市政管网,便把江场河当成排污处。由于居民生活污水、村办企业污水以及大型水产市场的污水全部排放于此,江场河臭气熏天。

据静安区河道水政管理所办公室主任徐皓介绍,2007之后,河管所首先建立了简单的防汛墙。直到2016年之后,河道旁的江场路修建完成,市政管网延伸至此,塘南村终于实现雨污分流纳管。同时,村里对污染企业进行搬迁,拆违了七万余平方米面积。河管所又通过种植水生植物、优化水动力、进行每日巡视等措施,让江场河重现生机。

“现在江场河的水质应该是接近四类了,可以说是超五类水质。”徐皓说。

2017年9月中旬,静安区开始实施江场河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对河道沿线绿化、护栏进行了全面改造。考虑到居民有亲水垂钓休闲的需求,静安区新建了数处观景平台。2017年,江场河成功创建为二星级河道。

江场河河长公示牌。摄影:刘素楠

2017年,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及第一批河长名单。2017年上海的水治理目标是基本消除河道黑臭现象。

2018年1月,上海市市长应勇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力有效推进,河长制实现全覆盖,1864条段、1756公里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彭越浦-东茭泾2016年被列入全市56条黑臭水体,上海市政府要求2017年完成对东茭泾的治理。如何在一年时间内达到既定目标?

全长1.89公里的东茭泾河道彭浦新村段,地处城乡结合部偏僻地段。过去河岸边空地内环境长期处于脏乱差状态,在位于临汾路、长临路高压线走廊下一段的空地内,10多年前部分单位和个人擅自搭建了各类违法建筑逾2.2万平方米,用于出租或堆放各类垃圾杂物,一些租住人员私拉私接电线,并将液化气钢瓶随意堆放,还饲养大量家禽等动物,严重污染城区环境和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并带来重大安全隐患。而东茭泾位于场中路一段的河岸边,一些企业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陆续擅自在河边搭建仓库、厂房和群租房,存在严重的违法居住、违法排污现象,不但影响河道水质,而且阻碍了防洪排涝。

据介绍,2016-2017年,静安区编制了东茭泾河道整治的工程性方案,对东茭泾地区的脏乱环境进行大规模集中治理,联合彭浦新村、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对东茭泾十米退界内的违法建筑进行了全面拆除,确保河道全面贯通。

同时,静安区通过改建防汛墙、种植沿岸绿化等措施改善河道环境面貌,并在临汾路东茭泾沿岸修建了东茭泾滨河雨水公园,该公园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集雨水收集、生态环保、健身休闲于一体。

通过配置造流曝气机、涌泉曝气机、生态挂膜浮床等技术手段,静安区逐步改善东茭泾河道水质。目前,彭越浦—东茭泾河道水质监测数据判断已不属于黑臭水体,2017年10月中旬开展的完成整治后的公众测评满意度达到95%。

治理后的彭越浦已消除黑臭。摄影:刘素楠

5月17日,一只甲鱼从彭越浦浮出了水面,浮桥中的铜钱草丛中传来了蛙声。河道附近立着河长公示牌,河长姓名、监督电话一目了然。在公示牌的右下角有一个“水静民安”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号即可使用“随手拍”功能随时拍照举报河道污染问题。

“前两天督察组刚刚到彭越浦督查。”徐皓透露。

5月7日,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5月-6月,督查组将分三批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部分地级城市开展现场督查。目前,首批督查组已抵达督查现场,将分10个组历时15天,涉及广东、广西、海南、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8个省20个城市,开展督查工作。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