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毕赣新片在戛纳“大爆”,国产文艺片风口真的要来了吗?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意料之中,一片好评。而《路边野餐》导演毕赣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更是惊艳了国内外的媒体和影评人。

炎夏初至,电影圈的盛事只有一件,戛纳。

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意料之中,一片好评。而《路边野餐》导演毕赣的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更是惊艳了国内外的媒体和影评人。

1小时3D长镜头、个人风格更显成熟、制作水准大幅升级,以及,汤唯、诗意、幻梦…

见风就是雨的,从这种狂热的喧嚣声中,瞧见了激情澎湃的投资方向——

文艺片将成为国内电影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上个月,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有人这样鼓吹。

证据有,比如说,淘票票加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猫眼联同其它四家企业推出「A.R.T文艺片计划」。

一个背后是阿里,一个背后是腾讯,行业大佬的一举一动,任何时候都激励着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再,还有市场的蓬勃,近600亿的大盘,每一种类型电影都可以从中看到机会,文艺片自然也没有理由被排除在外。

这一切,或许,都可以看成文艺片的利好消息。

然而,若要说文艺片会成为风口,不仅短期来看不可能,就算再过上十年、二十年,也还只能是天方夜谭。

究其根本,我们不能像对待其它类型影片一样对待文艺片这个类型。

一部《战狼2》火了,投资人对主旋律影片趋之若鹜,这可以叫作主旋律动作片的风口。

但对文艺片来说,票房能达到上亿规模的少之又少,充其量也就是出现一些以小博大的黑马,既不足以成就万人空巷的「现象」,若要模仿,亦很难找到可行的落实渠道。

从盈利和复制的角度讲,文艺片有它先天的局限。

首先,它对观众的素养有要求。

尽管很多文艺片以简陋朴实的面目示人,传达的是最直接、最切身的情感,然而其结果,却常常是大部分观众对它们并不感冒。

因为更在乎自身表达,文艺片经常打破常规,或多或少地背离了一些电影创作传统,而这些传统套路,包括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已经被证明可以最大范围地吸引观众。

这一特点,也导致了我们这里要说的文艺片的第二个局限,难以模仿和复制。

仍以《战狼2》为例,虽然「主旋律」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类型标签,但和「公路片」、「西部片」一样,它包含的类型元素,不仅容易分辨,而且本身就意味着盈利可能。只要运用好类型元素,就可以让目标受众走进影院。

文艺片则不可能这样。

侯孝贤、贾樟柯、毕赣,各有各的风格,你很难从他们的电影中归结出专属于文艺片的类型元素。

即便退一步,把它们的共同之处说成是类型元素,比如说三个人的电影都比较生活流,这元素也和盈利基本没什么关系。

的确有人在模仿侯孝贤,或模仿贾樟柯,可这种模仿,更多保持在美学层面,很少能产生市场方面的功效。

实际上,说起盈利来,就连侯孝贤和贾樟柯自己,大概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经验,他们的创作出发点不在怎么盈利上,如果在了,那反倒会妨碍他们拍出杰出的影片。

文艺片未来的机会,大概也就是在细分市场上取得一些有限的成功。

整个盘子变大了,产业水平在不断上升,不管是创作者的能力,还是细分市场的观众数量,都会较以前有所改善。

但这不独对文艺片有意义,所有类型的影片都会在这种繁荣中受惠。

估计一下,文艺片的预算来源,除了政策或影展扶持,未来可能主要来自于两种方式。

一是来自阿里、腾讯这样的行业巨鳄,于他们而言,参投文艺片的制作和放映,更多是一种形象策略,指望文艺片赚钱是不切实际的,但有这方面的动作,可以让公司的品牌更加熠熠生辉。

二是来自像安乐这样的公司,或者比如黑鳍,明确的市场定位,尽量控制制作规模,打差异、情怀牌,亦可以让他们在产业洪流中争得一席之地。

把文艺片当成一种电影类型去看,其实一直都是值得商榷的。

或者说,在所有的电影类型中,文艺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聊文艺片,离不开创作者的创作目的。

别的电影,笼统来说就是商业电影,不管拍出来时为了服务观众,还是为了赚钱取利,制作它们的意义,更大程度上在于电影之外。

文艺片呢,观众多不多,能赚多少钱,虽说也不是全无所谓,但对比而言,不像商业电影那么看重。

其创作者的初衷,和下棋一样,更在乎技艺精湛不精湛,有没有创新,是不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努力的成果和意义,显示在完成作品之内。

至于说拍出来观众喜不喜欢,能不能获奖,只能以一种附带效果的角度去理解,如若不然,真冲着观众和获奖去拍文艺片,不仅会贻笑大方,而且也会伤害影片的创作。

艺术家不是纯粹孤立的,他们也需要他人的认可,不过这种认可,在深不在多,行业内的专业判断,比获得大量观众的称赞要更为重要。

其实稍微归纳总结一些,就会发现,毕赣新片在戛纳的「爆」,也仍然局限在行业之内和影迷圈。

只有创作者、片商、媒体人、影评人、影迷,才关心它,真到了公映的时候,可能也还是逃不掉一个曲高和寡的命运,更遑论制造现象级观影热潮了。

文艺片的发展,不靠风口,靠的是单个创作者的才华、洞见、胆魄和努力,有了侯孝贤、贾樟柯、毕赣,之后便会有千千万万创作者受到他们的激励和滋养。

毕赣只是一个特例,他并不预示什么产业风向,也不指引某个市场潮流,尽管他已然成为一面旗帜,但这面旗帜的舞荡,和产业、和市场无关。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