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文化品牌,上海给出150项重点项目时间表

“文化品牌建设要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要久久为功,有长期谋划的战略;更要只争朝夕,有近期突破的战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5月14日下午,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市文明办副主任宋慧等在上海市规划馆向媒体详细介绍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相关推进情况。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最闪亮、最有魅力的金字招牌,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胡劲军副部长表示,根据李强书记和应勇市长在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全市推进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重在展现标识度。归结起来,“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既要抓好“码头”建设,又要抓好“源头”建设。

围绕文化“源头”建设,胡劲军副部长表示上海将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三方面内容。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但上海还没有,作为中国神话学研究重镇的上海,有厚重底蕴、现实力量,更有成熟条件在创作史诗版中国神话中发挥更大作用。

胡劲军副部长表示,围绕这一主题,上海市率先提出实施“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通过打造学术高地、文艺创作高地、教育传播高地,自觉体现上海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的责任担当,着力推动多艺术门类的作品系统集成,力争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形成优势,确保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彰显上海特色、走在全国前列、产生世界影响。

此外,作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大本营、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源远流长的红色文化基因。针对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源头建设,上海市提出“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专项行动”,就是要把建党精神与城市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以中国红色革命文化总源头为目标,从发掘保护建党历史资源、加强建党历史和建党精神研究、深化建党伟大业绩传播、打造建党主题文化精品、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宣传、深化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多个维度切入,推动“红色文化品牌”建设。

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上海,也是现实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胡劲军副部长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使命,这对现实题材创作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期望。上海提出“以五年为时间点,实现‘五年百部精品’创作目标”,要聚焦重大现实题材,创作更多热情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顽强奋斗、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实践的精品力作,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抓好“源头”建设的同时也要抓好“码头”建设。围绕文化“码头”建设,胡劲军副部长表示要突出三个“集聚”和三个“更加”。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习惯称上海为‘文化大码头’。这种助力世界优秀文化在上海生根开花的‘码头’,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唯有胸怀海纳百川精神,巧借他山之石,发挥好码头集聚效应,才能帮助上海打造首发、首演、首映、首展市场,帮助上海建成优秀文化发展的‘基地’和‘大本营’。”

据介绍,三个“集聚”分别是,集聚文化人才、集聚龙头企业和集聚文化创意。

人才方面,上海提出“文教结合提升专项行动”,开展“文化名家选拔推荐”、“青年文艺英才培养计划”、“具有上海特色的文化艺术荣典制度”等重点工作,最终是要形成文化大家和人才的发现、跟踪、锁定、引进、培养、教育、交流、激励的完整创新机制。

企业方面,上海将加快推动“文创50条”政策落地,集聚和培育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文化企业。

文化创意方面,上海要在全市营造充满创意的氛围,要上下齐心画出最大“同心圆”,要让文化创意的基因在城市的血脉中流淌。

三个“更加”分别是更加凸显制度创新、更加彰显开放姿态、更加展现合作精神。胡劲军副部长表示,上海详细对标了纽约、伦敦、巴黎等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研究了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先进政策,虚心求教了本市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目的就是要吸纳国内外跨领域有用措施“为我所用”。

“上海将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世界,让更多人近悦远来。上海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和实力,比如随着自贸试验区推进,上海的文化市场更为开放,演出经纪、游戏游艺机制造、娱乐场所、印刷等先后完全对外放开。又比如上海培育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 Joy)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节展活动,这些‘上海主场’的品牌节展高度展现上海开放程度和发展活力。”

此外,胡劲军副部长还表示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海将建立起“一带一路”沿线的艺术节、电影节、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创演、非遗保护六大合作机制并设立联盟,将于今年6月15日举办首届中国(上海)国际文化装备博览会,将联手江、浙、皖共三省一市于今年11月29日举办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还将筹办江南百工——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重点活动。

4月22日,上海市正式印发《行动计划》针对“码头”、“源头”建设两项工作提出3大品牌任务、12项专项行动、46项具体抓手和150项重点项目。

胡劲军副部长透露,为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在《行动计划》的基础上,上海市进一步制定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重点项目150例工作目标及具体任务表》,并正式印发。

“《具体任务表》按照责任分工,对应150项重点项目,并针对每个项目的目标和举措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指导工作更好推进,整个‘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各项任务将由65个责任单位按照分工同步推进。”

胡劲军副部长最后表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关键是要抓好“码头”建设和“源头”建设,切实把“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品牌建设源动力。“文化品牌建设要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既要久久为功,有长期谋划的战略;更要只争朝夕,有近期突破的战术。”

据介绍,后续上海市会倒排时间表,根据《具体任务表》,加快实质性进展,最终实现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展现标识度。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