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改变了江西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江西作为内陆省份,在山地丘陵广布的封闭地形中,却也得益于河流的四布,才有了文明与交流、通达与繁荣。

NO.518-谁改变了江西

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江西作为内陆省份,在山地丘陵广布的封闭地形中,却也得益于河流的四布,才有了文明与交流、通达与繁荣。

无论是唐代王勃笔下“舸舰迷津”的赣江,还是宋代承载着无数瓷器输向全球的昌江,或是运输煤炭开启江西近代工业序幕的萍水河(渌水),河流对于古代江西发展兴盛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就再一起来了解河流是如何让江西这片红土地发展起来的。

江西山水真吾邦

白沙翠竹石底江

江西不仅四方被怀玉山、武夷山脉、九连山脉、幕阜山等与周边省份相隔绝,境内更是约60%的地形都为山地丘陵。仅有北部鄱阳湖平原一带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相连。

看上去相当封闭的江西

封闭地形乍一看十分不利于内部的资源整合和与外部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在降水充沛的中国南方,有山的地方自然就能发育出无数蜿蜒的河流。而河流,则是江西破除先天地形劣势的自然馈赠。

因四周山势的影响,江西境内大多数地表径流大致呈东、南、西三个方向,并大致向中北部平原地区汇流。在长时期地理演化中形成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这五水,而这些河流的水量的不断汇集发育,形成了鄱阳湖。所以,江西流域的主体便是这五水汇集并终入长江的鄱阳湖流域。

然而鄱阳湖隔在九江与南昌之间

江西与长江的直接接触面过小

除此之外,江西还有汇入湘江——洞庭湖水系的萍水河(湖南称渌水)和汇入东江——珠江水系的寻乌水和定南水。

稳定充足的水源是农业生产所需的优质条件,同样河流对江西农耕文明兴起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饶河上游乐安河流域的万年仙人洞遗址(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部落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地层中的人工栽培稻,这种古栽培稻种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栽培稻之一,而这正得益于江西的河流。

仙人洞的陶器和水稻花稻粉

河流除了能带来直接的水源,其附加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河流冲积扇形成的平原,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优良场所,更是人们居住的绝佳之处,江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也依河流生长。

南昌之所以能成为省会

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昌是赣江的“入湖口”

早期的江西的郡县设置,选择河流沿岸的重要居民点和商业中心作为郡治所在,其中靠近赣江与抚河汇流之处的豫章在西汉始设郡,成为江西最早的行政建制。

此后江西境内历代增设的郡县的郡治也大都设在沿河市镇。如今,江西省境内的11个地市的主城区也全都是沿河分布。

萍乡、宜春、新余三位很密集

故园今日海棠开

梦入江西锦绣堆

在古代,河流在交通上的巨大作用直接为江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东汉末年,兴起于江东的孙吴集团为了抵御北方曹操南侵、西方刘备东讨,十分重视夏口(今湖北武汉)至柴桑(今江西九江)一线的布防,长江防御线上的江西地位开始凸显。晋代以寻阳(今江西九江)为州治的江州行政区的设立,使江西一跃成为一级行政区。

长江一线是东吴命脉

无论是荆州还是合肥方向被击破

东吴都将命不久矣

在东晋和南朝期间,处在荆州和扬州两大门阀势力之间的江州,更成为警戒京师金陵的要地。长江黄金水道价值的凸显也使得江西的在全国政治军事的地位不断上升。

江西的水路十分发达,通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向北,汇入长江的鄱阳湖水系,使得江西内部的诸多要地得以和长江流域和北方中原地区相连通。隋代京杭大运河的贯通,更使得江西得以从水路直上抵达华北地区。

从江西深处直达华北

向南,尽管九连山脉、大庾岭扼住了江西南下的路途,还是有大庾岭梅关这座较为容易翻越的关隘。梅关那面便是珠江的北江,由此通过鄱阳湖水系南下至大余,水陆转运后翻越梅关,又可经水路至广州。此后,这条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广州通道成为了封建社会中后期最重要的南北交通线。

古代通向岭南的两条内陆通道

西有灵渠,东有梅关

而在东西方向上,向东通过信江流域上溯至玉山翻越丘陵便可到达衢江——钱塘江流域,进抵浙江;向西通过赣江支流袁水上溯至芦溪,逾越丘陵后便通过萍乡的萍水河(渌水)进抵湖南。江河使地形相对封闭的江西实现了四通八达。

从杭州到长沙

横穿江西

通达的水运,成就了江西古代四大商镇的兴起和繁荣。

饶河上游昌江畔的景德镇,因盛产质地优良的青白瓷而闻名于世, 而这“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便是通过昌江——饶河连接长江等航道得以行销全球。

在景德镇以南,铅山河汇入信江的河口处逐渐成为赣东北物资集散中心,在今天河口镇的明清古街,我们仍能看到层楼绵延、鳞次栉比的繁荣旧景。

而位于赣中的樟树镇则凭借袁赣二水汇流与南通北达的水运优势,成为南来北往、东临西达的药材集散、中转之地。在四方药商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固定的用于销售的药材交流的场所便应运而生,“货栈”、“药行”、药市”,以及医药兼备的“药店”便也相继出现,“南国药都”的称谓也随着樟树镇的兴盛而出现。

樟树镇药王府

鄱阳湖西岸的吴城镇,处在赣江、鄱阳湖、修河交汇处。南北朝时期随着鄱阳湖的南侵,周边海昏等县被湖水淹没,随着就近迁徙人口的增加和水运节点优势的彰显,吴城镇的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清代中期时,吴城镇过往的商旅众多,外来的流动人口就超过了2万。

水运的繁荣使江西在宋代以来逐渐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先进地区之一。再加上明朝建立后,为防倭寇的侵扰,实行了长时期的禁海政策。国内外贸易,都只能依靠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广州这一黄金水道。江西和江西商人在开始在国内贸易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于是“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天下当老板”江右商帮(赣商)开始遍布天下。

然而这条通道终归是要趋于衰落了

在近代海运兴盛和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以前,条条江河让江西在古代社会的中后期尽享着封建传统社会最后的繁荣。

赣江西畔从今日

明月清风忆使君

风水学经典著作《水诀歌》中曾指出:“水是山家血脉精,利人害人速如神”。和其他因河流兴旺发达、又因河流受尽苦难的文明一样,河流因水源与交通优势给江西带来繁荣与财富的同时,也曾以反复无常的姿态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洞庭湖、武汉、鄱阳湖

三大洼地

江西历史上水灾十分频繁,1998年长江流域洪灾时,九江大堤决口的惊险场景相信仍然不少人记忆犹新。江西四周的河流大抵都向中北部地势地平的鄱阳湖汇流,导致汛期湖水泄洪压力巨大,更何况在汛期遭遇长江洪峰时,作为吞江吞吐型湖泊的鄱阳湖还有可能吸纳进一些长江的洪水,这就让洪水的形势更加严峻。

1998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抗洪救灾

水害为患的情况下,人们除了加筑堤坝、排洪除外,自然也会祈求风调雨顺、灾祸平息,这样的愿景在传说和故事的传承中,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民间信仰。

许逊除蛟便是江西历史上最为知名的神话之一,相传晋代彭蠡湖(今鄱阳湖)有蛟龙为害,水灾连年,许真君率领弟子,斩妖除魔,消除水患,赢得了人民的广泛尊崇。

江西境内不少地名均与许逊除蛟有关,如南昌市内的万寿宫原称铁柱宫,相传因许逊为斩除蛟龙余孽而铸铁柱、置铁锁于井内来钩锁地脉而得此名。赣西萍乡的樟树镇药王府因被传为是被许逊所伤的孽龙逃窜钻山所成。

樟树镇药王府

许逊斩蛟等传说光环围绕下,许真君成为了江西乃至南方不少地区的保护神,此后又有其忠孝的故事广为流传,许逊传说中其道教弟子的身份,使他发展成为江西的保护神,供奉许逊的“许仙祠”其后也改名为“游帷观”,后来宋真宗更是赐名“玉隆万寿宫”于位于南昌西山的游帷观。

道教画风的许真君

许逊崇拜与传统道教信仰在江西文化背景下结合发展,形成了净明道(亦称净明忠孝道),成为了道教中的一个教派,南昌西山万寿宫既为该教派的祖庭。而万寿宫也随着江右商办的足迹开始遍布各地。

万寿宫

千万年来,水之于江西不仅仅是生存、文明、财富和灾难,更是难以磨灭的文化根脉。

参考文献:

1.钟起煌主编:《江西通史》(11卷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许怀林:《江西历史文化特征概说》,《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第2期。

3.方志远:《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人民出版社,2016年.

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

END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