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喜欢,轻吻,快跑》:法国电影为什么那样“闷”?

如果说电影能有些许感动到观众的话,那就是“沉闷”的生活本身吧。

《喜欢,轻吻,快跑》

戛纳第三天,主竞赛名单里颇受关注的法国电影《喜欢,轻吻,快跑》(Plaire, aimer et courir vite)终于亮相。此前关于这部影片有不少议论,乐于将它与去年评审团大奖《每分钟120击》(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相比较。事实证明,他们有类似的地方,但并不尽然相同。

《喜欢,轻吻,快跑》片长132分钟,围绕着艾滋病作家雅克与男孩们的情感关系,讲述看似零碎的故事。放映期间陆陆续续有记者离场,可见这并不是一部能让所有人都喜欢的影片。把它和《每分钟120击》相比较的主要原因在于男同志与艾滋病的情节,但这却并不是它们真正的相似之处。真正相似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典型的细腻法国电影,对于有些人来说,有点“闷”。

《喜欢,轻吻,快跑》

为什么法国电影让人感觉那样“闷”?《喜欢,轻吻,快跑》可能比《每分钟120击》更适合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后者还承载着时代的运动,而前者则完全属于个人。有不少人觉得“闷片”都是没有讲好故事的作品,这是对法国电影最大的误解。讲故事不代表故事需要多么离奇,情节需要多么紧凑。故事是一个由人物动机所组成的东西。

《喜欢,轻吻,快跑》的人物非常明确,作家雅克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的性格与他的爱,从影片一开始的一场场对话里就可以察觉。男孩亚瑟是另一个主角,关于这个人物的种种也可以从一开始的几场戏里得知。人物交代清楚,于是故事开始。外省的年轻学生遇到来自巴黎、尚未步入中年的作家,从情欲开始的关系,是否能以爱情作为结尾,这便是他们的动机。

《喜欢,轻吻,快跑》

所以,虽然影片不断地呈现生活片段,但它的剧本本身是完整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那些把生活压缩了、把时间剪短了的镜头是一种方式,而把生活铺开讲述的也是一种方式。《喜欢,轻吻,快跑》自然属于后者。雅克和亚瑟的关系,从若即若离到坦诚相待,循序渐进的发展都有依可循。那些看似一点也没有波澜的场景,其实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导演克里斯托夫·奥诺雷(Christophe Honoré)可能不是观察派,他在人物之间慢慢建构的变化更多的是经验。如果你觉得法国电影很“闷”,那或许是因为生活本身就很“闷”。法国电影追求的,是把人际关系拆开了叙述,把真实的氛围呈现出来,这需要时间与耐心,因为没有人会在里面给你讲道理。观众只能自己去体验。

真正经历过情感关系,特别是从情欲开始关系的人,对雅克和亚瑟相处的那些片段更能感动。男同志的关系,很多都只是从随意的相遇开始。但那些艾滋病患者,一次偶遇可能就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个人。雅克和亚瑟之间究竟有没有爱,雅克自己也不知道。他比亚瑟年长很多,健康开始变差,他喜欢这个年轻人,但他无法与之交往。他知道自己难以想象未来。而亚瑟却完全不在意这些事情,他去探望医院里的雅克,逗他开心,然后躺在床上说,我们开始一起生活吧。

《喜欢,轻吻,快跑》

这不是一个关于邂逅的故事。邂逅以后在情感上的拉锯才是主题。人在关系里索求与逃避的愿望和结果,是这部电影最为细腻的体现。如果说《喜欢,轻吻,快跑》能有些许感动到观众的话,那就是“沉闷”的生活本身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