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自查 亡羊补牢的措施三年前就该做了

跟业务发展速度不成正比的是滴滴对于信息审核的重视程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起杀人事件又将滴滴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5月6日凌晨,一位21岁的空姐被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凶手目前仍然下落不明。

5月10日,在成立专案组,并且承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后的,滴滴5月11日再次发布声明,承认平台存在一定的漏洞,并且决定从5月12日零点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停业自查整改一周。

根据滴滴的自查结果,接单账号属于嫌疑人父亲,并且通过了滴滴顺风车注册时的三证验真(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犯罪背景筛查和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杀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违规使用其父顺风车账号接单。

在声明中,滴滴承认平台存在一些漏洞。比如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导致在该订单中针对夜间的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另外,嫌疑人在案发之间,曾经有一起言行骚扰投诉记录,客服通话联系不上联系人,但是此后也没有做妥善处理。

根据报道,受害者在车上和同事聊微信时,提到她遇到了一个“变态”司机,对方说她长得特别美,想亲她一口。

早该这么做了

“滴滴的声明有诚意,但是早该这么做了,几年前就有案子了。”一位滴滴的前员工对界面新闻说。

事实上,2015年5月,深圳一名24岁的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返回学校,在路上,司机在对女乘客进行抢劫,之后将其残忍杀害。滴滴方面表示,当时该司机通过了平台的审核,但是案发时,司机伪造了车牌。

“大家有侥幸心理,觉得发生意外都是外部原因,滴滴顺风车部门本身也比较弱势,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增量,而不是安全。”该滴滴前员工称。

滴滴在2015年4月左右上线顺风车业务,和快车以及专车不同,顺风车不属于“网约车”范畴,车辆也不是“营运车辆”,司机和滴滴不存在任何的雇佣关系,滴滴只是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平台,滴滴从每笔交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交通部曾经明确表示,鼓励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拼车出行,由于准入门槛较低,过去三年时间,滴滴顺风车业务取得快速发展。今年春节前,滴滴表示目前顺风车的注册司机已经达到300万名,日均订单达到200万,注册乘客超过1.6亿人。

然而,跟业务发展速度不成正比的是滴滴对于信息审核的重视程度。一系列的案件让人不得不质疑滴滴是否对顺风车平台上司机和车辆尽到应尽的信息审核责任。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余超对界面新闻表示,作为平台方滴滴应尽到一般安全审核义务。滴滴是否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取决于滴滴是否有过错,是否尽到了安全审查义务。

监管空白

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改革出租汽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另外,交通部等部委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至此网约车新政正式出台。然而,新政明确表示,拼车不同于网约车,顺风车业务不属于“营运性质”。

在整体政策公布以后,许多地方纷纷出台网约车政策,针对司机和车辆都制定了相应的准入门槛,比如户籍和车辆轴距,但是在拼车方面,依然是一片空白。

2015年10月,交通部在《关于出台小客车合乘(拼车)指导意见》中指出,客车合乘(拼车)对于方便公众出行、提高道路和车辆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节能减排、缓解“打车难”等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小客车合乘出行较为普遍。

不过,指导意见提出,小客车合乘(拼车)属于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尚未达成共识,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如果说三年前,“拼车”是一项新生事物,那么经过3年多的迅猛发展滞后,搭乘顺风车已然成为很多人的出行选择之一,倒逼一些城市开始制定法规。

上海市2016年12月出台《关于规范 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实施意见》,其中对驾驶员和车辆都有明确要求,比如司机必须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车辆必须是七座以下非营业性小客车,且为个人所有。

此次案件事发郑州,该市曾在2016年11月份发布《郑州市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但是其中并没有对与驾驶员和车辆提出明确的要求,门槛相对模糊。而且,征求意见稿并没有法律效应。

“郑州没有正式出台拼车的指导意见,顺风车不在郑州交委的许可范围之内,我们没有许可滴滴做顺风车业务。”郑州市交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回应界面新闻记者电话采访。

监管的成本和产品设计的边界

根据滴滴APP中的招募信息,滴滴注册司机实行实名制,需要提供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司机要求中,还有明确表示需要无暴力犯罪、吸毒记录、无酒驾、毒驾等严重违法交通法规事故的前科。

“滴滴跟公安部有合作,只要是快车和专车的司机都要在公安部的系统过一遍,有重大犯罪记录人员会被剔除,但是公安部系统的维度没有地方公安的维度多,滴滴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滴滴的注册司机太多,不停有司机进来,又有司机退出去,这些背景审查都是要花钱的,这是一笔很大的投入,验一个身份都要5-10块钱,这还不包括犯罪记录之类的。”上述前滴滴员工称。

如果以注册司机3000万来计算,滴滴顺风车业务单是审核身份证一项至少就需要付出1.5亿元的成本。

然而,在审查顺风车司机方面,滴滴的审查并不严谨。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通过实测发现,滴滴顺风车平台的车主注册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女性司机上传了男性司机的系列证件之后,平台依然能显示“实名认证成功”。

前滴滴员工称,一般来说,司机在申请网约车驾驶证时,地方政府会帮忙审查司机的背景,但是各地的网约车新政出台之后,在线下参加考试以及拿到证书的司机并不多,这也使得司机的背景审查十分困难。“滴滴应该限制顺风车车主的接单次数,并且在界面上加入更多安全键,比如一键报警等。另外,滴滴过分渲染社交属性也是一个问题。”他表示。

在产品设计方面,滴滴平台特别突出社交属性。在豆瓣上的一个讨论贴上,显示有顺风车司机居然给女乘客留下“下车时丝袜容易走光令人想入非非”这种低俗评论,并没有被后台审核删除,许多网友认为这种评论功能不得当也缺乏监管。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