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1.75% 时隔5个季度后首次回升

此次不良贷款率的再次上涨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持续增加暗示了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状况不容过度乐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1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下同)不良贷款余额1.77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85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03个百分点。这是2016年四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首次回升,此前一直持平为1.74%。同时,拨备覆盖率较上季末大幅上升9.86个百分点至191.28%。

过去一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稳定,引发外界对于不良贷款是否已经“见顶”的猜测。虽然幅度不大,但此次不良贷款率的再次上涨与不良贷款余额的持续增加暗示了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状况不容过度乐观。

中国东方资产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紧迫性增强,不良风险会加速暴露,实际不良贷款率可能高于已公开的数据。不良贷款率可能只是一次阶段性下探,未来3至5年仍将缓慢上升。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长肖远企在今年3月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曾强调,当前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仍然“相对较大”。“整体而言,银行业信用风险形势比较稳定,但还存在潜在风险隐患,特别是一些结构性、周期性和体制性因素,可能会造成不良贷款仍将持续暴露一段时间。银行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大量的信贷资源沉积在产能过剩行业,甚至是“僵尸企业”,还有一些信贷资源过度集中于一些快速发展的跨行业大中型企业,这些都是威胁信贷资产质量的隐患。部分银行资产分类不真实、不准确,甚至还存在不良资产的隐藏、转移以及虚假出表等问题,信用风险防控能力也不充足。”他表示。

与不良暴露加大相对应,银行资本进一步承压,核心以及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时隔半年再次出现集体下降。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2%,较上季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28%,较上季末下降0.0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3.64%,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从贷款结构来看,信用卡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贷款增长强劲。一季度末,用于信用卡消费、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贷款同比增长分别为34.7%和45.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23.0和33.7个百分点。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7.9%;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

截至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56万亿元,同比增长7.4%。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负债23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一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5222亿元,同比增长5.86%,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1.25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整体保持稳健。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51.39%,较上季末上升1.36个百分点;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1.51%,较上季末下降0.51个百分点;存贷款比例(人民币境内口径)为71.18%,较上季末上升0.63个百分点。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