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财经声音】易纲:减少资本管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易纲: 减少资本管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接受《财新周刊》专访时表示,下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要协同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他表示,扩大金融业开放有助于丰富国内金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竞争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助于自动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增强宏观经济弹性和回旋余地;减少资本管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为引进外资提供便利。三方面工作的推进节奏根据客观情况会有快有慢,但协同向前推进的大方向是不变的。

李晶:房地产投资降温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之一

摩根大通亚太区副主席李晶在5月7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防风险背景下的政策收紧是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她同时强调,新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逐渐显现。李晶特别提到,在中国大力推动房屋租赁以及未来可能征收房地产税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降温可能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她表示,租赁房还在刚刚启动的阶段,未来租赁房市场怎样开展,怎样增加租赁房的供应,这是201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政策的焦点。

汪涛:预计年内中国央行将继续降准

中国央行上月意外宣布降低部分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0个基点,外界对央行接下来会否继续降准的讨论不断。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日前撰文指出,预计今年年内央行将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幅度有可能达到200个基点,明年还可能继续下调。她认为央行是在将存准率调整重新作为常规化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从而为银行提供成本更低且更“永久”的资金。此外,降准还将减少对市场的扭曲,并降低影子银行活动的动机。

刘伟:GDP指标不可或缺 但局限性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日前在出席“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时说,GDP本身是很科学的,确实是一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GDP把资源配置的系统性、科学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但是应该看到,GDP确实有其局限。他指出,以GDP为引导,有可能忽视财富积累,然后强调短期化的经济活动的活跃。再则,GDP是按照市场来核算的,必须通过市场交易,但是我们的市场还存在失灵的领域,是需要补的短板,这样很可能把市场失灵的领域又特别需要的短板忽略掉。

万钊:中国不再需要贸易顺差的言论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在贸易战中,美方的要价包括要求中方大幅降低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同时,国内也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已经不再需要贸易顺差,甚至再求中方主动寻求降低对贸易顺差的依赖。招商银行分析师万钊表示,这种思路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在他看来,中国现在需要继续维持高额的贸易顺差,才能在老龄化到来之时,有足够的外部储蓄,来提供足够的投资收益,进而维持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哈继铭:不妨去香港集中发展芯片产业

中兴通讯禁运事件敲响了国内半导体行业的警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哈继铭5月9日表示,国内提出来要加快推动发展芯片产业,方向是对的,但要防止“一窝蜂式的全国搞芯片”,可以考虑在香港集中发展芯片产业。他指出,香港能够吸引国外科研人才,语言是英文,文化背景与国外也更加接近,没有外汇管制,税率还很低。同时,香港本身也需要一些新的产业来提振经济。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