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为什么有那么多颁奖礼?

日益受关注的国内联赛、杯赛、国际赛等传统精英竞逐机会,伴生了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个人奖项。

对大多数球迷来说,足球比赛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一场电视表演。

当场上球员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正在被摄像机捕捉,高涨的表现欲让他们多了一个表演者的身份,而不再仅仅是运动员而已。

网络时代频繁的高调曝光滋生了一种特殊的个人主义情绪,球星们似乎不再满足于随队获得的荣誉,而期望通过取得更多个人荣耀以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与商业价值。

这样的氛围或许能部分解释,为什么各路足坛奖项在近年泛滥成灾,球员们参加的颁奖典礼几乎比电影明星出席的还要多。日益受关注的国内联赛、杯赛、国际赛等等的传统精英竞逐机会,伴生了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个人奖项。

在这繁杂的奖项中,有些颁奖相对低调——例如各大报纸的季末盘点,它们的内容较为具体详实,包括赛季最佳球队、最佳球员、最佳教练等一系列排行,满足了不少人对事物排序的强迫性需求。当然,如果这些媒体能再出个赛季最多假摔、最夸张转会流言或者最雷人发布会言论之类的榜单,或许将更受欢迎。

而其他的颁奖之夜,看起来则越发像是一场又一场商业演出:候选球员出现在典礼现场,西装革履,在闪光灯和摄影机面前举起奖杯,背诵早已准备好的感言。典礼耀眼炫目,奖项本身却总争议不断,尽管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但仍让人不禁怀疑是否还有设置的必要。

拿英超来说,每赛季除了联赛官方MVP,还有两项备受瞩目的个人荣誉,其一是足球记者协会(FWA)成员票选出的赛季最佳,另一个则是由职业球员工会(PFA)评选的年度最佳球员。

前者由职业记者票选,投票日截至赛季结束前,基本能较为完整得涵盖球员整个赛季的表现。同时,记者旁观者的角度以及专业团队、数据和长年报道经验的支撑,也令这项评选保证了一定程度的客观性。然而,FWA也并非总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尽管协会本身称该奖项以“维系足球记者的声望”为目标,但弗格森还是在1999年吉诺拉获奖后怒骂记者不懂足球。

后者是球员自己投票的结果,最早在3月中旬回收选票,无法参考候选者赛季最后两个月的表现。与此同时,相较老道的足球记者而言,球员对对手完整赛季的表现往往会缺少系统的研究,而人情问题等因素也有可能影响球员的判断。出于这两个原因,PFA曾引发不少争议,2011年贝尔力压纳斯里和特维斯当选就一度让许多球迷难以置信。

不过,球员和记者的眼光也不会相差太远,过去十年里,FWA和PFA年度最佳的得奖者曾有7次重合。今年,红军的埃及前锋萨拉赫凭着一个赛季的梦幻表现成为双料MVP,甚至还被众人看好打破C罗和梅西对金球奖的长期垄断。只是不知道对萨拉赫来说,在颁奖晚会上拿奖到手软和在球迷欢呼声里带球队夺冠,哪个更有吸引力一些。

2017年1月,FIFA在苏黎世举行了沸沸扬扬的2016年度最佳颁奖典礼。场馆外,瑞士孩子纷纷向因凡蒂诺索要起了签名;场馆内,C罗捧起了改制后首座足球先生奖杯。然而诡异的是,仅在9个月后,FIFA便又花费500万美元,在伦敦的帕拉斯剧院举行了2017年度的颁奖仪式,C罗成功捍卫了他的奖杯,颁奖现场则依旧轰轰烈烈,一如奥斯卡之夜。或许现在,葡萄牙人的收藏间里有着两座一模一样的FIFA年度最佳奖杯,都刻着“2017”。

不难察觉,每个典礼夜晚兴师动众的狂欢,满足了球员对个人声望和商业价值的追求,让颁奖机构有机会成为幕前焦点,却往往在仪式中淡化了运动本身。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