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不好看了?

优秀的作品需要勤于洞察。

电视剧《谈判官》

作者:刘开建(编剧帮专栏作者,专注于轻喜剧创作)

你大可以用收视率、网络热度、个人喜好,甚至新闻通稿来证明现实主义的回归、生活剧的坚挺,如果你能瞄一眼十几年前的剧,那么这样的证明就会顿时显得苍白无力。乱象丛生,环境污浊,想必也是众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尽管不同的人在这里的贡献有大有小。资本固然被视作头号罪犯,但剧作者也很难完全脱离干系,包括一些有话语权的作者。除了资本的种种不是,是不是也该关起门来找找创作本身的问题了?

现实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现实题材为什么越来越不现实了呢?

现实题材的失真​

我们看一下很多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负面评价,通常会有这样的词汇:“狗血”、“悬浮”、“胡编乱造”、“人物不正常”,所有的负面评价其实根本上都在表达一个意思,这是一个假的电视剧,这里面的人物很假,人物行为很假,情节很假,这是一个假的故事。所谓的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却变得一点都不现实,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失去了它应有的真实。

我们一旦没法在虚构作品中构建出虚构的“真实”,那么这个虚构必定是一个失败的行为。一个成功的故事应该是这样:观众完全被人物所吸引,观众投入到情节里,置身于故事里,为人物的命运或者处境担忧,观众从虚构的故事里获取真实的情感反应。如果观众不能从虚构作品里获取真实的情感反应,那么这个作品就是失败的。因此对于故事而言,尤其是现实题材的故事而言,重要的不是如何制造悬念,如何展示极品的人物,而是首先构建真实,所有的故事技巧都要建立在“真实”之上,一旦你没有“真实”作为基础,那么即便你情节再离奇,转折点再多,节奏再快,通通都没用,观众不会被打动,因为这是一个假的故事。

赖声川说:“重点不在新,而在真。纯粹的真,经常自然就新。刻意求新,很难保持真。”

现实题材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不是“够不够新”,而是“够不够真”。

作者的精神世界就是人物的边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现实题材不现实?

故事的假,根本上来说是人物的假,这不是一个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所以人物的行为的逻辑不对,人物行为的逻辑不对,所以故事情节的逻辑不对,所以作者只能从外到内进行创作,设置好情节点,转折点,把人物硬拉进去,让人物冲突让人物打架,于是就成了生编硬造。看似好像有冲突,有矛盾,人物很挣扎,但是这都建立在虚假的人物之上。因为人物虚假,所以人物的行为逻辑不对,所以情节生硬,所以构建不起“真实”,所以观众无法获取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很多都市情感剧或者偶像剧都热衷于描写富二代群体的生活,可是作者对于富二代的真实生活了解多少呢?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他们,总觉得怪怪的,人物不可爱,人物不讨喜,不生动,观众总觉得和剧里的人物隔着一层东西,很显然作者可能并不真正了解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不了解他们的真实的内心世界。一些喜剧小品,为了显得自己高大上,爱把底层人群当主人公,民工,保安,送餐员,可是通过呈现出的作品来看,作者对于这类人群完全不了解,那根本不是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人物的心理状态不对,所以人物的行为逻辑肯定不对,所以故事肯定虚假。

宋方金说:“一,不熟悉的不写;二,不深情的不写;三,不相信的不写;四,不揭示真相的不写;五,源于生活低于生活的不写。”

之所以故事假,人物假,只有一个原因,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们所写的人物。

我们必须得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有些东西要在技巧之前,要比技巧重要得多。作者必须持续地、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在,他才有可能写出一个丰富的人物。如果一个作者的精神世界是苍白的,一个作者内心世界是空洞的,我们如何指望他能写出一个生动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作者的精神世界,就是人物的边界。

我们能否写出生动的人物,取决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足够丰富。

故事的贫瘠即是作者思想的贫瘠

一片贫瘠的土地,很难长出甜美的果实。同样,我们也很难指望一个思想贫瘠的作者写出生动的故事。

一个经历坎坷的老者,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因为他没有学习故事技巧;一个哲学家,尽管他精神世界极其丰富,他也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因为他没有学习故事技巧。但是掌握了一定的故事技巧,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多生动的故事,甚至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只能写出干瘪的故事,因为这里不是技巧层面的问题,而是思想层面的问题,没有思想,就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故事的贫瘠,即是作者思想的贫瘠。

比技巧更重要的是材料,而材料的获取则是来源于作者的思想,上好的材料必然来自于作者锐利的思想。思想有多锐利,材料就有多地道。

优秀的作者应该注重于思想的整顿,通过思想的整顿来获取上好的材料。

写作不是生活方式,洞察才是

写作者通常会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能等有感觉了才写作,要始终保持写作习惯。可是,这只是表面上的方式,对于优秀的作者来说,真正的生活方式不是保持写作,而是保持洞察。

我们必须对生活、对人进行观察,通过读书获取见识,然后通过个人化的思考,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我们必须对于进入到我们大脑的有限的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整理,然后得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得出我们自己的结论,我们才能说自己是一个具备思想整理能力的人。

如果我们只保持写作,只有写作的量,而我们没有在大量的写作之后获得新的感悟,我们对于现有的信息不能进行深度的处理而生成新的信息或者说叫见解,那么我们写作的时间,我们写作的内容,不过是同一纬度上的量的囤积,我们不过是连续几年进行同一水平甚至低水平的重复。只有当我们总能阶段性的获取新的认识,新的感悟,我们在此基础上的写作才是更高质量的写作。

写作者比非写作者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具备锐利的思想,他们具备信息的穿透能力。我们不能把见过多少事,懂多少冷知识,看过多少片子当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为此洋洋自得以为这有多了不得,这不是衡量一个作者思想能力的指标。如果我们不具备在别人习以为常的信息上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那么我们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硬盘而已,我们的写作,不过是文字或者情节的搬运而已。

写作不是优秀写作者的生活方式,洞察才是。

优秀的写作者不是勤于写作,而是勤于洞察。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