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刚拿影后,五一档就当炮灰,女神也扛不起小成本片子的票房

夸张一点说,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剧作禁忌百科全书,书名叫《编剧新手容易走入的偷懒误区》。

任何一种竞赛,总会有一个倒数第一默默打着酱油。

当《后来的我们》以文艺爱情片的身份,出人意料地成为五一档爆款,之后又因为退票事件获得大面积讨论的时候,有一部正宗港产小成本电影,几乎是果不其然地被人们遗忘了——

《黄金花》

跟《后来的我们》同一天上映,截至目前票房仅一百万出头。

评分也不高,豆瓣评分只有6.5。

但你猜怎么着?这片居然是五一档新片豆瓣评分最高的。

所以如果要在某乎讨论它,都可以把它放在“有些片明明口碑很好,但为什么就是票房不佳?”的问题之下了。

实际上,这片并不是一点话题性都没有。

在4月举办的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该片的两位主演,毛舜筠和凌文龙,分别摘得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演员两个奖项。

在老牌香港女星中,毛舜筠虽然不如张曼玉那样星光璀璨,但也称得上广为人知。不过,人们提起她,常将她跟张国荣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记得哥哥跟他这位前女友说过的一句话——

“如果你当年肯嫁给我,可能会改变我的一生。”

如今,斯人已逝,而毛舜筠,也到了只能演一些长辈角色的年纪。

《黄金花》中,毛舜筠演的是一位母亲,名叫黄金花。儿子从小患有自闭症和智障,她和老公含辛茹苦,一起将孩子抚养成人。一天,她发现老公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跟他大发了一通脾气。老公随即跟她提出离婚,搬出去住到了小三家里。受了这么一番家庭剧变和心灵激荡,黄金花脑中蹦出一个可怕的主意,要将小三杀人灭口…

作为一部人物主导叙事的电影,同时又有一个行为举止迥异于常人的角色(凌文龙饰演的儿子),这片在金像奖的表演奖项上大放异彩,可以用“多劳多得”的常理来解释。无论是要演好母亲还是儿子,都需要在表演中投入巨大的能量,应对颇富难度的挑战。毛舜筠和凌文龙对表演的完成,都尽职尽责。

只不过,若要说两人在片中表现出了什么令人难忘的个性,或者让人眼前一亮的精湛技艺,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跟《后来的我们》周冬雨比起来,《黄金花》所有角色的表演,都太过于中规中矩:既谈不上有对情感骤变的机智处理,也缺乏对细小微妙处的精确把握。

有澎湃的愤怒,有强烈的委屈,有发疯,有哭泣,一切都是大的、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但那些小的、隐伏的情绪,却统统遭到了放弃。

这不是说毛舜筠和凌文龙的能力欠佳,而是,这部电影的剧情,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多少表现空间。

从第一个场景开始,直到影片结束,这片中的每一处背景铺排、冲突开展和戏剧转折,仿佛一拍脑瓜想出来的一样,全是一些直接、平庸、笨拙、不需要付出多少精力便能构想出来的创意。

比如开场镜头,早晨,夫妻二人在一张床上苏醒。以这种形式来开始故事讲述的电影,在电影史上可以找到成百上千部,在一些剧本教科书中,这种开场方式甚至被明确列为禁忌。

夸张一点说,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剧作禁忌百科全书,书名叫《编剧新手容易走入的偷懒误区》。

出轨的暴露,是因为黄金花闻了闻老公换下的衣服。之后,如很多狗血电视剧那样,导演(同时也是编剧)陈大利干脆让小三闯入黄金花的家里,挑衅式地在楼道跟买菜回来的原配打了个照面。

如果说俗套本身不算问题,重点在于如何运用俗套,这两处设置造成的恶果却是显而易见的。

它们让人心生疑窦:这对三角关系中的三个人,早干嘛去了?既然出轨这么显而易见,为什么黄金花没有早一点发现?出轨时日已久,为什么老公还冒冒失失,就像个出轨界小白?小三心机这么重,怎么直到今天才跑来闹腾?

然后,黄金花对这起事件的反应,是直接向老公展示她的愤怒。本指望这位吃苦耐劳的妻子能多少表现出一点跟他人的不一样,可一种大众面孔占据了个性的位置,导致个性无处容身。再坚忍的人,愤怒起来,又能愤怒出什么花样?

“跛豪”吕良伟饰演的丈夫,通身笼罩着一种负责、可靠、值得信赖的气质,结果一走了之,也不管他走了之后是不是家中无粮。

很难想明白,他这么多年跟老婆同甘共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要么你就一渣到底,可他偏偏又两次跑回来,搞得好像离婚不是他提出来的,两眼流露出一种“小三什么的都是浮云,老婆孩子才是我生命挚爱”的温厚眼神,大哥,别犹豫了,回家吧!

一次“完满”的出轨风波,离不开爱嚼舌根的长舌妇。这片在这方面也真是下足了功夫,特意安排了一个类似于豆瓣“八卦来了”小组的妇女组织,大家一起织毛衣,开直播贴,版聊,其乐融融,有时候当事人黄金花也被请来,感受受人围观的温暖,展示自己的坚强,顺便还能从此处获取一些关于小三的二手信息。感觉丈夫出轨已经不是夫妻二人内部的情感问题,而成了一个面子问题,而她之所以要杀人,只不过是要给妇女们挽回一点尊严。

好了,说到杀人了。黄金花脑中的杀人计划得以萌生与成形,是因为在一部电影中看到如何制造杀人的不在场证据:先通过正当途径去内地,给人造成她人在内地的假象,然后偷渡回香港,杀人,再偷渡去内地…

一般而言,我们初学做饭,都会先去百度一下菜谱。可这样的设计放在电影中,就让人感觉特别随意、想当然,何况那部电影还不是黄金花主动去找来看的。那更像是一种从天而降的启示,而杀人这种极端决策,更应该从人物的内部生长出来,服膺于一种内在的动力。

幸好,这个计划破产了。在我正在感慨香港还真是自由,楼道和电梯里竟然不装监控器的时候,黄金花发现自己被监控拍到了,临阵退缩,暂时放弃了杀人。而当她要再次执行她的计划,她的儿子又以自己的方式让她明白,他对母亲想干什么一清二楚,他不想让母亲去,母子俩于是坐到一起抱头痛哭。正好,做丈夫的这时候也浪子回头,加入到哭泣的行列,一场家庭风波就此画上句号。

这就使得,整个杀人计划,实际上并不是要真的杀人。它只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家庭妇女,面对生活的一次痉挛,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是在得知丈夫竟然会背叛自己之后,从惊愕震怒到悲痛沮丧等一系列情绪的委婉表达。

在这部把大部分事情说得过于清楚明白的电影中,它是一次难得的迂回曲折,而从这种迂回曲折中,我们多少体会到了一些生活的辛酸。

丈夫离家后,黄金花找工作却因儿子连连被拒,虽也是一种过于直接和懒惰的编排,但伴着一曲显然很恰当的配乐,便仿佛奏起了一首生存之诗,成了一场关于辛酸的舞蹈。

这部电影的魅力,仅存在于这样一些带有配乐的抒情段落中。但那更像是一块遮羞布,用来掩饰一位新晋导演的准备不足和应付差事。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