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书推荐】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 还是重复着已上演无数次的错误?

本周关键词:母亲,土耳其,诗歌,写实科幻,中国思想史,食物过敏,自学艺术,天才......

《清风三叹》

曹乃谦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1

曹乃谦曾说他一直有个感觉,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写母亲。《清风三叹》是曹乃谦“母亲三部曲”的终章。接续着前两部《流水四韵》和《同声四调》,这本书以自述散文体的形式,讲述了曹乃谦1978年前后在大同市公安局的生活。正是在这段时期,他从一个在公安局办案的警察,一个总也得不到提拔的倒霉下属,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学生涯,变成了一位小说家。

在曹乃谦的文学生涯中,母亲一直是主角和核心,其实,这位母亲是他的养母,他是她偷来的孩子。他的母亲教导他生活、人际,劝诫他“为人一条路,恶人一堵墙”,也教导他给送进监牢的犯人带点炊饼,处处充满中国式的圆熟智慧。他也在《清风三叹》中表达了对母亲的中国式的爱:“我被母亲从下马峪背到大同,用加着糖的小米汤喂活,用白菜山药蛋做的大烩菜养大”,“我要让我的笔,记录下我的养母对我的重如泰山和深似东海的恩情。”

曹乃谦的语言很特别,看过他的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就知道,书里的人无论是说话还是行动,都浸染着泼辣幽默的山西味道。这散文也是扎根在山西的,就像《繁花》是生根在上海的一样。

《红发女人》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  尹婷婷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4

这是诺贝尔奖得主帕慕克的新作,也是他自称“最受欢迎的”一本小说。《红发女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伊斯坦布尔男孩杰姆在父亲的一次不辞而别之后,跟随打井人马哈茂德师傅做了学徒,他们来到了一个小镇打井,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马哈茂德和杰姆之间产生了父子般的情谊。杰姆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年长他许多的红发女人,并疯狂地爱上了她,深深着了迷。在一次打井时,杰姆不小心弄掉水桶,砸中了井底的马哈茂德师傅,他以为师傅死了,于是仓皇逃离小镇,开始了新的生活。三十年之后,已是富有的建筑承包商的杰姆,回到了原来那个小镇,重新审视自我和命运……

在一次专访中,帕慕克谈到《红发女人》的创作动机之一,是出于“对文明的文学基石的智性探寻,对东西两大基本神话的对比: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弑父情结)和菲尔多西的《鲁斯塔姆和苏赫拉布》(弑子情结)”。帕慕克以“弑父”和“杀子”作为连贯小说的主题,使小说具有了更深远的背景。三代男性与一位红发女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成了这部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最后一个章节变换视角的女性叙述,为整个故事赋予了另一层性别内涵与叙事力量。帕慕克一以贯之地仔细审视着土耳其的欧化和现代化过程,并延伸出了更多关于身份认同、宗教信仰与人之个性的探讨。

作为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认为自己是一位“后现代派”小说家,以后现代的视角来诠释奥斯曼的社会和文化;在政治上,他形容自己“是一个亲西方的自由人士,更多的是向欧洲寻求先例”,近年来他时常在人权和思想自由等问题上批评土耳其政府。

《染匠之手》

[英] W·H·奥登 著  胡桑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3

《染匠之手》英文版出版于1962年,收录了英国诗人和评论家奥登在五十年代早期到1962年所写的文章、评论以及格言警句,是《奥登文集》五卷本最后一卷。《染匠之手》表达了奥登对文艺批评角色地位的理解,以及对诗歌、散文、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洞见。诗歌对生活有什么用?奥登说,“诗歌可以做很多事,使人欢愉、令人忧伤、扰乱秩序、娱乐、教诲——它可以表达情感的每一种可能的细微差别,描述每一种可以想象的事件,但所有的诗歌必须做的只有一件事:诗歌必须尽其所能赞美存在和发生的一切。”

奥登对于诗歌意象的撷取与分析也非常精彩,比如他将弗罗斯特笔下的废墟与英国传统的废墟对比:“欧洲的废墟常会促使人类反思自身的不义、贪婪,以及碾压人类傲慢的自然报复。然而在弗罗斯特的诗中,废墟是一个人类英雄主义的意象,是在绝望面前的负隅顽抗。”

1938年,奥登与友人衣修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访问战乱的中国,并共同完成了集诗歌、散文、照片于一体的作品《战地行纪》,走过了香港、广东、汉口,还访问了周恩来,蒋介石、冯玉祥等人,奥登曾这样形容中国人,“中国人迷人而又纯真,他们有两种面容——一种如花朵般漂亮却全无生气,一种长得犹如富有同情心的青蛙”。

《无人幸免:2074-2095,美国第二次南北战争》

[加] 奥马尔·阿卡德 著 齐彦婧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3

“我从没打算写一本科幻小说,书中所有的情节全部都真实发生过。”《无人幸免》虚构了一个关于“毁灭”的故事:2074年,由于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美国再次爆发了内战,不同于历史上的南北战争,这场发生在未来的战争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年,造成的影响和灾难性后果更加深远。

以一场还没发生的战争警示人类,然而它不仅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书中并未直接展示战争,而是利用各种“非虚构”材料,例如历史教材节选、新闻报道、私人回忆录等等,构建出了一套未来的“档案”,而故事中的各种现象——例如原油危机、难民问题、平民灾难——也是处在21世纪初的我们正在面临的重大问题。

以虚构的“非虚构”讲述现实之事,这种写法实在新鲜,用作者奥马尔·阿卡德自己的话来说,“这个故事中几乎不存在完全脱离现实的东西”。大学毕业之后,奥马尔在《环球邮报》担任记者,10年间曾报道过阿富汗战争、关塔那摩军事审判、阿拉伯之春等重大国际事件。可以说,正是对于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让他最终完成了这部未来主题的现实主义小说。

《中国思想史》

 [法] 程艾蓝 著  冬一/戎恒颖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3

中国人的思想底色究竟如何?果真是儒释道合一的吗?或者果真没有悲剧精神、更加热爱大团圆吗?眼前的这部《中国思想史》,起初是面对法国普通读者而写作的,它以时间为序列,从中国思想的古代基础、战国时期的自由交流,一直讲述到融佛后的中国思想和清朝的考证精神与经世致用,可与中国学者钱穆以及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对照参看。

海外汉学家对中国的观察,对中国大众和学者来说一直有着独特的参考价值。1955年出生于法国的程艾蓝,是法兰西学士院华裔院士程抱一的女儿,独特的出身和成长经历使得她一直被“双重归属”的意识问题所困扰,而对中国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使得这一境况得以改变。作为法国华裔汉学家、儒莲奖(由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汉学奖项,有“汉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获得者,中国对她来说“从来不是,也从来不会是学术研究或猎奇的一个简单的对象,而是实在而鲜活的现实”。

《食物的心机:过敏的历史》

 [美]马修·史密斯 著  伊玉岩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2

《食物的心机》是三联“新知文库”系列新作之一,探讨的话题是“食物过敏”。在日常生活中,食物过敏的话题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们常常在电影里看到国外的各种食物过敏现象,对自己身边的过敏人群却鲜有了解。知乎上拥有4402个关注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美国人对特定食物过敏,而在中国很少听说?”,很好地体现了关于这一现象的矛盾和疑惑。简单地说,过敏产生于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无害物质并进行攻击,这种攻击行为会损害正常身体组织,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正如黑死病和天花一样,作为一种身体病症的“过敏”,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内涵。在这本《食物的心机》里,医学博士马修·史密斯以一场“花生引发的血案”为引子,为我们梳理了过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历史演化,解读食物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过敏的奇怪病症、免疫学的重大事件等科学和医疗问题,阐明了社会和疾病、自然、医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关系,为我们以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过敏和其他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视角。

《日常天才:自学艺术和本真性文化》

 [美] 盖瑞·阿兰·法恩 著  卢文超/王夏歌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3

这本书的标题有点难懂,其实它涉及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在看待艺术时应该更看重什么,究竟是艺术还是艺术家?比如说,如果某些艺术是由一些身处边缘的、没有受过艺术训练的、自学成才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人们对于这些作品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美国社会学家盖瑞·阿兰·法恩花费五年时间,以民族志的考察方式,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文件分析,走访了策展人、批评家以及自学艺术家等,为读者呈现了“局外人艺术家”这一群体的社会面貌。这一人群可能是未受教育的、贫穷的、犯罪的、农村的、年老的或患有精神疾病的,而这些“边缘”特质恰恰为他们的作品赋予了不同于学院派的特色,用术语来说,就是更具有本真性。本真性强调作品与创作者的内心具有直接的联系,也标识着创作者的身份值得关注。

很明显,作者没有将艺术当做绝对之物,而将之视为一种出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产物;这本书所关注的也“不是对作品做出个人的美学判断或比较判断”,“而是观察这些作品及其制作者是如何被对待和处理的”。有意思的是,作者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非没有反思,他很清楚来自他人的种种批评——有人认为,强调边缘群体艺术的“本真”只是一种精英对穷人文化的热爱,还有人将这种本真性讽刺为一种“对于泥土的爱”。

《天才假象: 从刻意练习、心理策略到认知陷阱》

[英] 马修·萨伊德 著 金玉璨 译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3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全靠长相?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没有这1%的灵感,那99%的汗水也是徒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口号使得达尔文主义在中国颇有市场,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以及与他人的横向对比后,很多人相信:他们不适合开车,有些人注定赚不到钱,笨的人天生就不应该读书……

对于成功来说,究竟是天赋更重要,还是后天努力更重要?英国乒乓球名将、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学、哲学与经济学专业的马修·萨伊德在这本《天才假象》中,收集并整理了近25年来出现的、能够有效驳斥天才之说的重大证据,通过自身经验的总结和严格的科学逻辑,证明了一个道理:在任何领域达到“专家”级别的人,都是经过后天长时间练习,才最终实现了所谓的成功。

本书力图打碎有着“宿命论”意味的神话——天分对成功的决定性作用,但并未否认天资的重要性,而是强调“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起初存在的差异造成的影响最终会不复存在”。对于很多因失败而自我安慰或自我质疑的人来说,这是一剂戳破当代流行谎言的强力药剂。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