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雄科技创新走廊:中国第三条科创走廊雏形显现

打造一条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科技创新经济带,是京雄科创走廊的使命。

作者:谢良兵(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

编辑:张璐   审校:戴耀邦  来源:创邑icity

4月20日,关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向社会公布,第二天,《雄安规划纲要》全文公布,引发高度关注。有机构称,从规划内容来看,(北)京雄(安)科技创新走廊雏形显现,将成为继沪嘉杭科创走廊、广深科创走廊之后的中国第三条科创走廊。

何谓科创走廊?京雄科创走廊包含哪些内容?创邑icity今日刊发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的《关于打造京雄科技创新走廊的探讨》一文,以下为文章内容——

关于打造京雄科技创新走廊的探讨

在国际创新发展史上,通过一条或多条高速公路作为重要连接轴建设创新走廊,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著名的有美国101高速科创走廊,从硅谷到旧金山湾的科创产业带;还有日本从东京城到筑波科学城的三乡国道和常磐自动车道等形成的科创产业带。

而在中国,较早提出“科创走廊”这一概念的是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王涛。2016年10月27日,他在《浙江日报》上发表文章,提出“打造G60沪嘉杭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构想”。9个月之后,《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在上海签署。

在对接这一概念的实施步伐上,上海松江走在了前列,甚至搭建了“沪嘉杭G60科创走廊”的官网,内容则直接指向了科创走廊松江段的规划。浙江也不甘落后,2018年的3月26日,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到杭州、嘉兴等地调研“沪嘉杭G60科创走廊”规划建设情况。

中国第二条科创走廊出现在珠三角。2017年12月,广东省住建厅和科技厅联合发布《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比起长三角的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只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同,广深科创走廊段位更高,直接将规划在短时间内公布了出来,落地实施的可操作性更强。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地区中,区域协调发展最差的是京津冀地区,雄安新区的设立就是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我们认为,作为区域协调重要模式的中国第三条科创走廊,也将因为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出台而日渐清晰。

在雄安新区的四个定位中,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这俩都是推动科创走廊形成的重要因素。

雄安新区规划称,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积极吸纳和集聚京津及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和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平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而在去年获批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提到,北京作为首都的四个功能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此规划提及,要求北京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有序转移、共享聚集。

从这两个城市的定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诉求来说,京雄两地之间适合打造“京雄科技创新走廊”。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因此,根据前期的产业和数据调研,我们认为,京雄科创走廊将打破北京中心化,构建“双轴六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

所谓“双轴”即:沿京雄轴线区域,北起北京丰台区,沿东西条两轴线延伸到雄安新区。东轴线经北京大兴区、河北固安、霸州到雄安新区;西轴线经北京房山区、河北涿州、高碑店到雄安新区。两条轴线的长度均为120多公里左右。

与美国101高速和日本国道模式不同,京雄科技创新走廊不只依托公路,而是沿着大广高速、京九高铁、京港澳高速、京广高铁、京雄城际等复合型交通要道分布。

所谓“六核”即:东西轴线上的重点产业新城,包括东轴线上的大兴、固安和霸州,西轴线上的房山、涿州和高碑店。

作为北京主城区向外转移途经的重要区域,这“六核”已经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新兴产业链条,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完备的承接科技成果转换基地。比如房山区的中关村南部房山科技创新城;大兴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固安的产业新城;涿州的中关村和谷创新产业园等等。

所谓“多节点”即:重点产业新城下辖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被辐射的永清、定兴、徐水、竞秀、莲池、清苑、高阳、任丘等地。以固安产业新城为例,已成功落地布局了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智慧城市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及机器人产业园、固安航天产业园、固安卫星导航产业园等13个高新产业园区。

这些“核”和“节点”由分布于北京、保定、廊坊和雄安新区的创新型区域或平台构成,作为推进的具体依托。它们散布在整条京雄科技创新走廊上,也将北京和雄安新区连成一块带状。这块带状结构的创新聚焦地,未来将和其它两条科创走廊一样,成为中国的“硅谷”。

京雄科创走廊地域囊括了北京和河北的18个区县(含雄安新区三县),2017年的数据显示,京雄科创走廊覆盖的人群为1300多万人,面积达到1.2万平公里,总GDP达6000亿元。目前来看,体量并不算大,仅相当于石家庄市。但以雄安新区的规划来看,未来可期。

事实上,在这条科创走廊上,产业带的形成早已有之。只是如何将创新要素和资源集中,并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将北京的科创力量透过这条走廊的纽带作用,辐射至雄安新区,最终使得雄安新区成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域,这是需要思考和规划的。

总之,打造一条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科技创新经济带,是京雄科创走廊的使命。

(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欢迎探讨xieliangbing@vip.qq.net。更详细的调研分析报告将在近期发布)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