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话传承
世人只知道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家族,但论资排辈,有一个家族,无论从财富、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都丝毫不逊色于荣家。
他,就是本期家族故事会的主角
永安百货,及其背后的郭氏家族
家族概述
“永安香港 /永安香港/
愿海阔天空 /永平风浪/
愿你再盛放 /傲世的光芒/
东方之珠 /明日更香”
这是一首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而创作的歌曲,名叫《永安香港》。
而本期由慧谷家族出品的家族故事会的主角,恰巧也叫永安,也在香港,它就是屹立于香港商界百年不倒的 —— 永安百货。
去过香港的朋友,一定听过永安百货。但你一定不知道,它到今天已经走过111年的历史,它还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百货公司。
那你又知道吗?100年前,“中华第一街”,魔都上海的南京路上,有四大百货公司,而销售额位居首位的就是永安百货。
在经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变幻,其他三家百货:先施、新新、大新都早已不复存在。但永安,就像字面上的含义一样:永远平安,依然好好地活在大家面前。
现如今,世人只知道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家族,在中国百年历史的荣耀与辉煌。但论资排辈,永安百货及其背后的郭氏家族,无论从财富、商业价值与社会影响力,都丝毫不逊色于荣家。
故事就从一代创始人郭氏兄弟远赴澳洲淘第一桶金开始讲起。
郭家兄弟六人,自小家境贫寒。郭泉的哥哥郭乐,迫于生活压力,16岁从老家前往澳洲谋生,投靠同乡。而这位老乡,也就是赫赫有名的,被誉为“香港商人”的马应彪。郭乐,当时在马应彪所经营的水果摊帮忙。几年后,郭乐决定另立门户,召唤家乡的另外五位兄弟,前往澳洲,赤手空拳创立家业,开设永安水果店。
难以想象,如今扬名海内外的永安商业帝国,起点竟然是一个小小的澳洲水果店。
郭泉(左)郭乐(右)
在澳洲淘到第一桶金的郭氏兄弟,于1907年回国寻找机会,随后在香港开设永安公司,1918年上海永安公司开业。
开店,选址是关键。
人口、经济水平、发展规模、成长空间等因素,都是开店选址的关键要素。如今在商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选铺跟着麦当劳、肯德基走,肯定不会错。”
而在当时,郭乐与郭泉兄弟也发明了一套选址方法——“黄豆”选址法:在一条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商业街上,专门雇用两个人,一个站在路南,一个站在路北,每当他们身边走过一个人,就将一粒黄豆放进自己的口袋里,到晚上,根据口袋里黄豆的数目,统计南北两边行人的多少。就这样,连续几天的黄豆数量统计,上海永安百货就这样坐落在,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路步行街南侧。
而事实也证明,郭式选址法是十分行之有效的,便于操作的。当时,众多的消费者就被永安公司“截”在了路南。
除了“地利”优势之外,百货商场以“全球百货”销售大卖场为核心定位,瞄准富有阶层,商品种类多达三四千种,包含美洲、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的畅销产品,从而使永安在短时间内,跃居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首。
而家族第一代创始人之一,郭泉在85岁高龄时,为“永安精神”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当日与兄弟及朋友数十人回国创业,同心同德,各无二志,余有所倡,群力赴之,故永安集团各公司之创立无不水到渠成;业务之展开,无不顺利实现,至有今日。今组织庞大,业务日繁,事权分掌,各有岗位,尤须彼此同心,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勿以小我而忘大我,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使永安精神垂青永久,余厚望焉。”
这段话,也许读起来,会有些拗口,但那句“尤须彼此同心,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勿以小我而忘大我”,还是为我们总结出“永安精神”的精髓所在。
这段被收录在《永安精神发韧及其长成史略》中的文字,为我们揭开永安百货传承百年的秘密。
家族第三代掌门人之一,郭泉的孙子,郭志权曾说:“我受父亲和祖父的影响很大,一直以‘永安精神’作为处理商事的座右铭,以忠实的态度处理所有问题,由祖父至我们这一代,都秉承对伙计、对客人都不尖酸刻薄的传统,基于互利,进行交易和合作。”
郭志权还记得祖父郭泉一则宽容和善的轶事。伙计犯错,他从不轻易抄人家鱿鱼,而是带着浓重的乡音告诫员工:“再给你一次机会啦,下次可别再犯啦!”
但就像郭泉所写,永安传承至今,也是历经险阻。下一期家族故事会,我们将从郭氏家族二代九死一生的接班故事讲起。更多家族故事请持续关注慧谷家族公众号。
特别鸣谢,永安百货第四代家族成员郭永淳先生对本期家族故事会的知识支持。
作者 | 馨儿
图 | 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