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达的上市可以说在近期掀起了硬派越野车的又一浪潮。20多万的售价,非承载式车身、分时四驱、牙嵌式后桥差速锁、电子限滑、庞大的车身尺寸、虎实的外观以及各项舒适性配置,很难让人再觉得它还是曾经的那辆工具车。
这也是给了喜好越野的大众消费者们一大福音,毕竟只有这个价位才能谈得上普及二字。越野车再好,再喜欢越野,买不起又有什么用。
说起工具车,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尽是那些愣头愣脑、粗犷、毫无舒适性可言的干活儿机器,而也正是这些机器,被越野爱好者们当成了宝贝,在面临质疑时还津津乐道地说:我这是台能治好颈椎病的越野车。
当然了,现在的硬派越野并不与工具车划等号,越野车本不该是一台单纯的工具,喜欢越野的人对舒适性也不是毫无追求,毕竟一台212和一台LX570,你会选择坐哪个?
硬派越野车之所以会被视为工具车,是发明因为越野车之初,不管是上战场还是拉货,总之就是为了干活的,一切都以能否完成任务为主,自然也就没有舒适性可言了。
只不过随着科技进步,慢慢的没有那么多活可干了,人们开始学会享受,于是纯种工具车越来越少,并逐渐向舒适性转变,因此SUV的概念诞生了。
扔掉了一些越野车上的“累赘”,换来了更加舒适安逸的乘坐和更轻松自在的驾驶感受,相比于轿车有着更灵活的用途和更丰富的出行方式让它逐渐发展成了最受欢迎的车型。从这个角度来看,越野车可以称得上是SUV的起点。
然而硬派越野车并没有因此绝迹,反而另立一派,一路发展了下来,甚至还与“SUV”划清了界线,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硬派越野车的忠实拥护者。随着技术的进步,硬派越野车在舒适性等方面上兼顾地也越来越好,人们终于不用再在放飞自我的路上忍受身体的摧残了。
然而随着近几年大环境的变化,汽车市场对硬派越野车愈发不友好。
那些坚持研发生产硬派越野车的厂商们在竭尽全力保证越野性能的同时,除了尽量为这些车增添舒适性,好让它们更容易被更多人接受,也在挤破脑门为这些油老虎们降低油耗,以便能在日益严苛的油耗法令下继续生存下去。
而另一部分没能抵挡过市场冲击的厂商,则是选择了放弃,很多经典的越野车也因此断了血脉,或者在无奈之下演变为一辆城市SUV,只能活在过去的“经典”中,于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硬派越野车也成为了SUV的终点。
其实究竟是起点还是终点并不重要,越野是一种方式,而硬派越野车只是实现它的一种途径,重要的是越野文化。
之所以越野在澳洲、美国等国家如此盛行,一方面是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越野车从汽车普及之初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的生活,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而我国的SUV则更偏向于从城市SUV起步,相对缺少一些对越野的理解,再有就是越野车难以摆脱在人们心中固有的工具车的影子,而那些价格较为昂贵、更为豪华的越野车又难以被普通消费者接受,就算有能力购买它们,多数也都是为了能在铺装路面上凸显威武霸气,彰显自己的实力,而不是为了更舒服地去越野。
不过就目前的趋势,我们也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一是因为大家对SUV的热情持续不减,越野车毕竟属于SUV市场,还是有潜力的;二是越野车的选择也逐渐丰富了起来,优秀的产品越来越多,在能享受到越野乐趣的同时,尽力降低日常使用时的弊端,又在价格上逐渐降低它的门槛。
这些对越野文化的建立都有积极的作用。我相信不论今后汽车演变成何种样式,经历多大的变革,越野车都不会迎来它真正的终点,或者也可以说我们向往诗和远方的心,是不会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