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局的一枚探测器周三成功登陆彗星,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彗星,科学家有望通过它传回的数据了解更多生命起源的过程。
据路透社消息,欧洲航天局一个名为“菲莱”(Philae)的登陆器于格林威治时间16点左右按预定计划在彗星表面着陆,它是在和母船“罗塞塔”(Rosetta)分离后经历了7个小时的降落过程抵达彗星的。如今它和地球的距离是5亿公里。
2004年,欧洲航天局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场将罗塞塔航天器发射升空,从那以后,罗塞塔和菲莱总共飞行了60亿公里,终于追上了这颗彗星。这颗名为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Churyumov-Gerasimenko)的彗星以最高每小时13.5万公里的速度绕太阳飞行。
此次登陆也创下了数项记录。菲莱是首个成功登陆彗星的人类探测器,而罗塞塔是首个能绕彗星飞行的人造飞船。
在菲莱着陆过程遇到一些麻烦,原计划将菲莱推至彗星表面的推进器和让菲莱抓住彗星表面的装置未能正常工作,飞行控制中心的人员考虑曾考虑用其他方案确保登陆器不会重新漂回太空。
DLR德国航空航天中心菲莱登陆负责人Stefan Ulamec向路透社说,今天也许不是一次登陆成功,而是尝试了两次。好在现在菲莱已经落到了彗星表面,可以继续进行科学探索了。
据美联社报道说,科学家们仍在试图搞清楚故障的原因、及其对菲莱未来工作的影响。
不过Ulamec说,目前来看多数设备运转良好,并按预想发回了数据。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菲莱从这颗彗星上提取的样本,能更多地了解星球、太阳系形成甚至是生命起源的具体过程,因为组成彗星的岩石和冰里面保存着古老的有机分子,它们自宇宙形成之初就没有改变过,因而也被科学家们称为时间胶囊。
彗星的形成可以追溯到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时候。科学家们怀疑是彗星把水带到了地球。
美联社援引在1969年发现这颗彗星的天文学家Klim Churyumov的话说,对彗星上的物质进行研究可以有机会让人了解彗星是否真的是在几十亿年前把水带到了地球,从而让水在地球生命起源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菲莱大小和一台洗衣机差不多,它搭乘母船“罗塞塔”经过10年5个月零4天的飞行终于抵达彗星表面,项目总共耗资14亿欧元。
之后,它和罗塞塔将伴随这颗3公里乘5公里大小的彗星绕太阳飞行,看它如何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活跃。期间,它们将用21种不同的设备拍摄3D照片,分析彗星的化学成分和电性能,甚至还可以通过低频无线信号探测彗星的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