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一年节省医药费超60亿 大医院人满为患现象得到缓解

根据北京卫计委的数据,改革一年来,北京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9%,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得到缓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已满一年,效果如何?根据北京卫计委的数据,改革一年来,北京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9%,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得到缓解。

2018年4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市卫生计生委、市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召开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透露的信息,2017年4月8日开始,北京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改革一年来,总体平稳有序,变化积极,符合预期,反响良好。已完成门急诊量2.1亿人次,390万出院病人治疗有序。

此前在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开始实施。根据改革方案,北京市全面取消了行政区域内3700多家医疗机构的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统一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取代原有的挂号费、诊疗费,并对435项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进行了规范调整。

据北京市卫计委透露,改革一年来共完成门急诊量2.1亿人次,390万出院病人治疗有序。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一年减少11.9%,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累计达到近8000万人次,比上一年净增1200余万,增长了16.1%,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5~30%左右。

北京市卫计委表示,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扭转了十多年来基层诊疗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得到缓解。与此同时,医院副主任、主任医师的门急诊人次分别减少9.7%和25.5%,患者选择专家看病更加理性,看专家难的问题有所缓解,有限的专家名医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危重急难患者,并延长了医患沟通交流时间。

医药分开后,如何保障医疗机构的收入和正常运转?北京市卫计委表示,新设立的医事服务费在改革启动后的第四周即可置换原来的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加成收入。医疗机构收入在总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结构得以优化,含金量提高。与改革前相比,医疗机构可支配收入总体上趋势良好。新的补偿机制有效支持了医疗机构平稳运行,公立医疗机构对药品收入依赖了60多年的旧补偿机制在首都已不复存在。

在全市医药费用方面,改革以来全市医药费用仅增长5%左右,为2000年以来费用增幅的最低年份,已累计节省医药费用60多亿元。药品阳光采购金额累计624亿元,节省药品费用55.1亿元,仅药品阳光采购一项措施就使得药价整体下降8.8%。改革一年来,全市二三级医院药占比已从改革前的43%下降了九个百分点。

发布会还透露,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二三级医院中对患者开展的独立调查显示,91.7%的患者支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82.2%的患者认为改革政策有利于分级诊疗,83.8%的患者对医疗收费持肯定态度,90%以上的患者满意就医状况。北京市统计局对全市10个区4200户低收入农户进行入户调查显示,96.4%的低保户对调整救助标准表示满意;对1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患者对改革的支持率、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达到99.6%。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