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气候变暖加速大堡礁衰亡 九个月高温三成珊瑚消失

在2016年持续高温的9个月内,大堡礁的3863个礁脉中有29%已经永久性死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周三(4月18日),来自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珊瑚礁研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联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权威论文表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在2016年以来异常高温天气的影响下已有三分之一死亡,且结果不可逆。

《纽约时报》彭博社VICE均在今天报道了这一消息,再次就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敲响了警钟。

绿色部分为大堡礁位置示意图。来源:维基百科

在这篇名为《全球变暖改变珊瑚聚集》(Global Warming Transforms Coral Assemblages)的论文中,科学家们指出,2016年大堡礁经历了破纪录的高温热浪。当累计热度超过了珊瑚礁能承受的阈值时,珊瑚会将身体里的共生海藻排出体外,从而迅速死亡。这一过程也称为“漂白”。

在2016年持续高温的9个月内,大堡礁的珊瑚群开始相继灾难性的死去(catastrophic die-off)。 如今科学家们确认,在此期间,大堡礁的3863个礁脉中有29%已经永久性死亡。

被“漂白”的大堡礁令人心碎。图片来源:Brett Monroe Ganrer/Greenpeace            

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论文首席作者、曾被《自然》杂志评为2016年十大人物的澳大利亚科学家Terry P. Hughes表示:“大堡礁的恶化比任何人预料的都快。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大堡礁再也不会是以前的样子了。” 他还补充说,尽管科学家曾经对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做出很多预测,但论文显示“变化此时此刻已在发生。”

从全球其他海域的珊瑚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经济学人》在今年3月曾发表文章,专门探讨了珊瑚死亡的问题。根据《经济学人》的报道,在过去三年全球有约五分之一的珊瑚死亡。

与一般人的理解所不同的是,珊瑚既不是植物,也不是石头,而是动物。珊瑚里有成千上万称为珊瑚虫的无脊椎动物,大小不一,有些几毫米,有些几厘米长。虽然珊瑚虫个头微小,但当他们组成珊瑚的时候,就构成为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支柱。拿大堡礁来说,这里生活着1500多种鱼类、近5000种软体动物,同时也是30多种海豚、鲸鱼和海龟的栖息之地。

大堡礁的摩尔礁,一只海龟发现了自己在潜水员的面具上的倒影,于是停下来靠近观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鉴于珊瑚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科学家们呼吁国际社会加快采取行动。

在接受《VICE》采访时Terry P. Hughes表示大堡礁未来的生死存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能否就《巴黎协定》的2摄氏度目标达成一致。根据《巴黎协定》,签约国同意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升高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2016年4月,含美国在内的近200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但在2017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国政府退出。

除了呼吁各国领导人遵守《巴黎协定》,科学家们还不得不另辟蹊径来拯救珊瑚。例如夏威夷海洋生物研究中心(Hawaii Institute of Marine Biology)主任盖茨(Ruth Gates)博士正在进行一项名为“超级珊瑚”的实验。

根据《VICE》3月的报道,盖茨主要的目的是研究为什么在同一种珊瑚中有的迅速死亡,有的则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她说:“我在海洋里找到生存能力最强的珊瑚,带回到实验室,提过环境因素的变化来训练它们更好地适应高温。接下来的事情就好比运动员去健身房一样。运动员会遇见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异性,他们将生出强壮的后代。”

盖茨博士用昂贵的显微镜观察珊瑚在压力下的反应。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