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冲千亿,最大的敌人其实是你自己

有2家小房企,3年前的规模都在20亿左右。3年过去,甲房企规模超过500亿了,在冲千亿!乙房企则刚60亿。

文/天风

现在,几乎所有略有规模的房企,都要“冲千亿”。大家面对的大环境是一样的。谁能成功?谁不能成功?笔者认为,冲千亿的过程,是房企战胜过去的自己,不断进化的过程。

这种进化,是脱胎换骨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大。正如把一千艘小船绑在一起,并不能变成一艘航空母舰,而且肯定会散架的。

下面,我们从资源、人才、制度3个方面来讲,为什么说房企冲千亿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又该如何战胜自己。

资源:过去获取资金、土地等资源的经验可能成为障碍甚至危险

房企规模小的时候,生存是第一位的。

只要能拿到地、拿到钱,许多房企老板是不择手段的,甚至会认可一些灰色地带的存在。

而在房企规模扩大以后,需要的资源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其前期成功的经验,就可能成为障碍甚至危险……

一、融资:老股东、老渠道,是房企冲千亿路上要翻越的大山

浙系、闽系房企,近年发展得非常快,有些浙系、闽系房企横空出世,突然就冒出来了,一下子就几十亿,3年后就几百亿。

明源君认为,他们能“横空出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起点高。

这2个省民间资本非常雄厚,有的房企刚成立那天,因为第一批股东都很有钱,企业手里就有了10个亿的现金,通过杠杆可以撬动百亿资金。

这么高的起点,其他凭借几百万、几千万起家的房企是比不了的。

但是,当一些房企规模到了几百亿的时候,之前的优势就变成了束缚,因为:

老股东们相对保守,也没想到能做这么大,因为惧怕各种风险,彼此分歧很大。大到公司战略布局、小到一个项目的定价策略,都争执不下,公司管理混乱议而不决。

而因为这个原因,新的战略投资者很难引入,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与老股东类似的问题,还有老渠道。

从三四线城市起家的房企,过去习惯靠人脉借钱,比如和当地银行搞好关系,比如向其他企业拆借,乃至让一些小股东入股项目,甚至占项目的大头。

企业规模小的时候,这样借钱可以,可是企业规模大了,就不行了。会有以下一些问题:

房企发展需要很多钱,可当地银行没那么多钱,兄弟企业也没那么多钱。

因为之前的渠道依赖,企业并没有合适的融资人才,也没有积累金融市场需要的各种可靠资料和数据,去发债或搞各种金融产品都遇到瓶颈。

一些项目被小股东控制,公司很难统一管理,公司品牌、战略等都受到很大影响。

要解决问题,只有2个办法:

分歧特别大的老股东,看能否逐渐劝退,把股份变现。相对开明的老股东,是否能完全授权管理层,不再参与具体决策,只分红就好。

要规范公司的财务,公开化透明化,满足资本市场的各种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评级,降低资金成本。要冲千亿,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二、拿地:关系拿地过去是成功经验,规模大了就可能是失败根源

早年,有几个省会城市,百强们一般是不去的,因为当地的地产商和地方官员勾结,外来房企是拿不到地的。

后来,中央反腐力度加大,打掉了这些地方的一批“老虎”,拿地的规则迅速改变。当市场化的巨头们进入这几个城市后,地方龙头们毫无还手之力。

类似的事情还有:某房企以旧改为主要的土地来源,搞相对垄断的一二级联动,最开始一切顺利,但后来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一度达到几百亿。其早年某些灰色操作就被曝光放大,于是楼盘出现各种问题,高管被查,一度发展停滞,企业面临生存问题。

还有的房企,早年拿地没有战略,也不进行科学的评估,听朋友说哪里有一块地,就去拿了,最后也赚了很多钱,老板就形成一种错觉:

通过朋友拿地是掌握独家的土地信息,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个人的感觉是可靠的,一块地有没有价值看一眼就知道。

事实上,在前几年的大行情下,只要城市没有选错、节奏没有踏错,大部分地块都能赚钱。

而现在,行业周期拉长、城市分化、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也在分化,而土地信息相对公开,再一味通过关系拿地,很可能就会掉到坑里。

如果要冲千亿,先研究城市和自身特点,制定拿地战略,根据战略通过招拍挂、收并购等公开渠道拿地,坚持不行贿不走灰色渠道,才是唯一可以长远发展的道路。

人才:创始团队、老板、中高层要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

所有的改变,从人的改变开始,人的改变,从心的改变开始。

在房企冲千亿的过程中,房企中一个个人的角色也必须完成转变。

你能完成,就可以和房企共同进步,不能完成,可能就需要换人。

当然,老板可能是换不掉的,所以如果老板不能完成转变,就会成为房企发展的瓶颈……

一、创始团队:关键在于格局的改变,不怕做不到,就怕不敢想

某房企2017年距离千亿只有一步之遥,2018肯定超千亿。

明源君问过该房企老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觉得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老板说,最痛苦的是和创始团队沟通。

几年前,他意识到自己企业的战略有问题,不能再按照老路走下去,必须要迅速扩大规模,走向一二线,走向全国,于是就召集大家开会。

但是他的老伙伴们都不理解,觉得“我们都是泥腿子做建筑出身,当初都没想到有今天,现在每人都有几个亿了,你还要折腾什么,要把我们累死吗?”

最后,他通过大量工作,让大部分创始团队成员退居二线成为股东,起用职业经理人,企业从此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一日千里。

现在,该房企的规模已经超越了他几年前的设想。

二、房企老板:你能否藏起自己的能力,放手让下属去干

几乎每个房企老板,在专业上都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的。

百亿规模的时候,老板压到一线,能够极高地缩短决策流程,提高效率。

比如某区域房企老总自己去看每一个块地,参与每一块地的定位、操盘节奏的决策,甚至直接修改项目图纸,企业别的应酬工作,都交给副总。

但是,明源君认为,如果老板要参与项目决策,一家房企最大的规模就是200亿。

在规模超过200亿之后,老板必须刻意地转变自己的角色。这个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

1、你看到下属做的事情不如你做的,有问题,可只要没有大错误,你要努力忍住自己“挺身上马”的冲动,还是要让下属去干、去锻炼。

2、你看到下属曝光率很高,在出风头,有些失落,但是你就是要忍住,让下属去出风头。

为什么呢?

千亿以上规模的房企,其本质上是城市总小股操盘。而要打赢区域巨头,城市总的能力,是要强过区域巨头的老总。

为什么有这么强能力的人,愿意在你手下干活,而不是去中小房企当老大?当然是因为,他在你这里,能够获得更多的钱、权、名。

如果你把一个能力很强的城市总当秘书来用,结果只有一个:离职。

千亿房企本身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老板要做的事情,主要是2件:

把握大的方向,及时转向或者刹车,防止企业掉到坑里。

让所有人都有动力,也知道要干什么,让企业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如果你忍不住非要自己上,那么有能力的人留不下来,你的精力也不能聚焦于战略。

X房企连续几年都出现了高速增长,本来号称要在2018冲千亿,却在2017年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为什么?就是因为老板舍不得放权。

具体来说,虽然建立了城市公司,老板的手却往往伸到了项目上,项目的拿地、项目的方案、乃至项目的用人,他都经常过问。这样一来,城市总就被架空了……

三、中高层:关键是处理裙带关系、淘汰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老员工

房企高速发展过程中,有2个难题需要面对:

如何处理裙带关系,变家族企业为公众公司?

如何处理曾经立过大功占据高位,但现在能力与职位已经不能匹配的老员工?

某房企创始人把所有的重要部门、重要职位,都交给了自己的亲戚朋友。最终的结果是,这些人都在里面谋取私利。以采购为例,主管采购的是其姐夫,不买最便宜最好的,只买关系最铁的。

老员工的问题,和房企老总的问题,有些类似。

他们当初一定是有能力的,而且因为进公司早,职位相对也比较高,但是随着房企发展,他们会出现2个问题:

虽然有实操的能力,但无法把能力标准化,向全国推广;

格局不够,无法使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

在一天之内,从家族企业变成公众公司,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只要创始人有信心,还是可以逐渐解决问题。

根据某地产30强老板的经验,在过渡的关键时刻,还是要情理并重,用利益去换取权力。只要老板的意志足够坚决,这2个问题,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制度:必须从模糊的潜规则变成严格的明规则

房企规模比较小的时候,内部制度可以模糊一些,有时候反而效率更高。

很多房企发家是从一个比较大的项目开始的,然后,又在同一个城市拿下几个项目,公司从几十人发展到200多人。如果要开会,中午吃饭时,所有重要领导都在一张桌子上,根本用不着召集。

这个时候,老板就是权威,所有的利益在饭桌上就能得到平衡,规则模糊一些,大家可能更有动力,效率更高,还可以不断纠错。

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一旦扩大到3个以上,以前的管理模式立刻失效。

某房企现在已经做到200多亿了,但最近出现了瓶颈:总经理和几个城市总都在准备辞职,今年的业绩出现停滞,大量楼盘滞销……

细究起来,是公司里竟然出现了2个标准、2套汇报系统,各区域无法形成合力,资源也无法合理分配。

为什么呢?

公司做到100多亿的时候,董事长从外面请来了总经理,但之前和董事长一起打拼的有功之臣,并不服新来的总经理,于是还是去找董事长汇报各种事情。

董事长一方面顾及老同事们的面子,另一方面自己也想掌握一线情况,于是也就默认了这种沟通方式。

结果,很多时候,城市总乃至总部的一些中层,比总经理更先知道董事长对某件事情的意见。

现在这家房企有5个城市公司,其中3个城市公司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后,再礼节性向总经理通报;只有2家新成立的城市公司,直接向总经理汇报……

事情如果只是这样,问题还不是很大,更大的问题出在不同的标准上。

该公司上了信息化系统,也给各级干部设计了权限,给各种费用设计了限额,不过应董事长要求,也设置了一些“特批”的权力。结果,“特批”对于公司的“老人”来说成了经常使用的特权。

比较典型的现象是:老的城市公司大量的情况不入系统,到期限就集中特批。一家老的城市公司的招待费是一家新城市公司的3倍,2家销售额接近的城市公司,高层年底分到的钱实际相差一倍……因为“特批”,所有的节点控制也都成了空文,完全不能按时完成节点的项目,因为特批而一路绿灯考核过关,严格遵守制度的项目,反而吃了几个黄灯奖金被扣。

所以,公司规模扩大之后,模糊的潜规则就成了低效率、不公平的代名词,还严重影响人心。必须将规则完全挑明,严格执行,才能提高效率。

来源:明源房地产研究院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