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诗发布第四代产品 绿色建筑迎来风口?

自去年开始,出于转型升级需要,雅居乐、恒大、时代地产、龙湖等多家房企纷纷更名,以淡化地产标签。从“地产”改为“企业”,即从“Properties”改为“Enterprise”,可以看出朗诗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文/唐韶葵 

日前,“朗诗绿色地产有限公司”更名为“朗诗绿色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朗诗”)。

自去年开始,出于转型升级需要,雅居乐、恒大、时代地产、龙湖等多家房企纷纷更名,以淡化地产标签。从“地产”改为“企业”,即从“Properties”改为“Enterprise”,可以看出朗诗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朗诗的商业模式是合作开发,一些项目甚至连股权都没有,朗诗只要输出开发服务即可,这导致其利润构成里,来自开发服务、产品整合、超预期分成等非资本类收入逐渐上升。

3月26日,朗诗发布2017年年报:朗诗集团实现核心净利润9.32亿,增长132%;ROE 25.2%,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朗诗出品合约销售321亿,增长13%,获得开发服务收入7.5亿,增长21%,轻资产的净利润为3.1亿元,增长了14%。

朗诗绿色集团董事局主席田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房地产也已经发展到顶峰,增速会逐步下降。中央明确定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人们对品质、居住质量的追求日益明显。”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的张京跃指出,房地产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现在面临全行业转型升级,包括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变革。

结合朗诗近期发布的第四代住宅产品来看,其在绿色建筑方面有所动作。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此前将第四代住宅定位为“人本生态型住宅”,即绿色住宅:既满足且优于第三代住宅时代人们对于户型、景观、社区等多方面的需求,也能综合平衡对人的关怀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实现全面的绿色、美好生活。

田明解释,朗诗在这个节点推出第四代住宅的原因可从内外部分析。外部宏观环境、政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朗诗推广第四代住宅提供了市场时机;朗诗经过多年积累,从借鉴西方经验,到自主创新研发,已经进入到了自成体系的轨道。目前朗诗可以在不同城市、不同的参与方式,面对不同的客户,做一款最适合当地、最适合这个客群的绿色产品。

争议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标准在国内早已有之,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亚洲区总裁雪娅指出,国际健康建筑研究院花了七年时间,研究了一部室内建筑环境标准,主要是由空气、水、照明、营养、运动、精神组成一个体系。这是第一部关于室内健康环境的建筑标准。经过三年运营,中城联盟很多优秀企业都已经应用、实施这个标准。在中国已经有198个项目。她认为,从这个标准来看,朗诗推出的第四代产品标准有所超越。

朗诗首席技术官、副总裁谢远建指出,朗诗第四代产品在之前成熟配套型产品基础上,增加了健康、舒适、智能、节能、环保五个维度的内容。目前只有朗诗一家开发商敢于将“无醛”这一标准写进销售合同里。

田明曾对记者算过一笔账,朗诗有约300万平方米运行项目面积,每年可节约用电量7500万度,每年CO2减排量高达5万吨,如果我国每年12亿平方米的新增建筑面积都达到这一节能水平,那么每年能节约用电量300亿度,二氧化碳减排量达到18亿吨。

但朗诗管理层也对记者透露了第四代产品的矛盾和压力。朗诗旗下朗绿建筑科技总裁陈栋梁指出,朗绿除了和朗诗合作之外,在跟其他开发商合作时碰到很多问题。比如在限购的当下,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做第一个绿建项目,大部分已与朗绿建筑科技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的开发商,真正做决策还是比较困难。

“绿色建筑在我国之前的宣传体系中,太关注技术维度,很少触及到人的感受,所以大众不感兴趣,造成很长一段时间消费者根本不买账。”谢远建说。

朗诗与阿拉善SEE、中城联盟、全联商会、万科共同发起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号召中国房地产企业管理自身供应链,坚持绿色采购,绿化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环境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绿色供应链同行者已从最初的48家扩大到89家,这些企业2016年的销售额总计近1.9万亿元人民币,约占行业总规模的17%。

绿色地产风口?

深度调控下,房地产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谢远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前几年朗诗绿色建筑步伐维艰,现在才是绿色建筑的风口期。

“因为房价涨上来了。现在的房价中,建造成本占比例20%—30%,土地占50%左右。如果要增加一点投入,以换取更好的性能,增加10%成本,放到整个房价里就增加了2%—3%,这对于近两年来的房价涨幅而言并不敏感”。

田明坦承,第四代住宅产品成本增加,体现在按照绿色思维来做产品,并非往上堆钱。“我们整合产品的时候经常发现,有些东西做了以后,直接成本没有增加,或者说增加得很少,但是带来的效果非常显著。”

以苏州项目为例,当年万科与中粮合作开发一个低密度项目,与苏州朗诗的一个公寓楼盘只有一街之隔,前者的容积率只有后者的二分之一不到。两个楼盘同时开发销售,结果朗诗的销售情况却优于万科。

朗诗绿色产品的溢价空间也在二手房市场获得验证。在杭州下沙的朗诗国际街区,曾经卖过两种房源:一种有恒温恒湿恒氧的三恒系统,一种只装地暖和中央空调。在前者二手房达到均价2万元/平方米时,后者大约在1.4万元/平方米。

除了成本增加,朗诗还将面临规模选择。在房企追逐规模的当下,田明说,自己对年度销售规模不看重,看重的是十年之后的规模。朗诗的利润已不是单一的销售利润。据透露,朗诗长租公寓布局到目前为止差不多2万间,分布在全国12个一线、强二线城市。

其中的“常青藤”产品是养老服务,已积累了5年时间,从2013年开始尝试,在2017年四季度全面展开,第一批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苏州六个城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