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金该如何调整?专家:要让居民看到参保的好处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政策宣传,让城乡居民理解政策,促进他们长期缴费和多缴费,同时大力推进政策落实,强化个人、集体、政府等各方筹资责任,个人人账户储存额未来将会正常增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社部和财政部日前联合发文称将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四大机制。有关专家认为,城乡居民仍旧缺乏积极参保的意愿,未来需要通过制度的架构让城乡居民看到参保的好处和必要性。

2018年3月29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待遇确定、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缴费补贴调整四大机制,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开展委托投资,以期实现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

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人口类型分,可以分为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2014年建立,由原先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也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而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在保障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人社部资料显示,到2017年12月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51255万人,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达15598万人,月人均养老金125元,其中基础养老金113元。

但是《指导意见》也指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存在着保障水平较低、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尚未健全、缴费激励约束机制不强等问题。界面新闻注意到,比如从2009年试点开始至今,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只调整过一次,2009年确定的标准是每人每月55元,而2014年调整为70元后至今未变。而相比之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已经14年连续提高。

除了基础养老金的部分,在个人账户方面,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个人缴费的费率太低、基数太小,基本上没有积累。”目前规定,个人缴费分为100元至2000元的12个档次,最低档每人每年只要交100元,而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可能达到每人每月近千元,这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低缴费、低给付”的现实局面。

“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年增长,而养老金待遇水平难以提高,导致了它的替代率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告诉界面新闻:“要建立起明确的机制,才能解决待遇水平低和难以常态化调整的问题。”

在完善待遇确定机制方面,《指导意见》强调中央根据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财力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并第一次明确表示,地方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65岁及以上参保城乡老年居民予以适当倾斜;对长期缴费、超过最低缴费年限的,应适当加发年限基础养老金。

在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方面,《指导意见》明确中央和地方将分别研究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地方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郑秉文表示,未来很可能将确定一个系数,使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参照因素进行调节。

在建立个人缴费档次标准调整机制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各地要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合理确定和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根据人社部负责人的解读,目前参加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占95%以上,确实有较大比例的人选择较低档次缴费,虽然缴费水平逐年增长,但是2017年的人均缴费也只有282元。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政策宣传,让城乡居民理解政策,促进他们长期缴费和多缴费,同时大力推进政策落实,强化个人、集体、政府等各方筹资责任,个人人账户储存额未来将会正常增长。而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向运华教授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感觉到参保比不参保划算,早参保、多缴费比晚参保、少缴费划算。”

对于个人缴费档次调整的具体措施,董登新认为,应该提高档次选择的上限,他表示:“为了加速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为居民养老金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现在就要多缴,通过常态化、制度化,把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构建起来。”

在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方面,各地要合理调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郑秉文认为强调“合理”非常重要,目前补贴机制存在着一些内在矛盾,除了各个省份因经济发展程度、财政能力的不同,补贴政策会出现地域差异外,对于个人缴费,为了鼓励多缴多得,反而可能使得支付能力强的人获得更多补贴,支付能力弱的人反而补贴少的局面。

对于《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保值增值,董登新认为,从工作到退休,个人缴费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必须有一个保值增值的渠道,来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抗通胀能力,如果投资收益不能超过物价上涨,就会打击参保人的积极性。

“养老保险是国家给予公民最大的一个福利,城乡居民可能因为收入、意愿、习惯等原因,仍旧缺乏积极参保的意愿,我们现在需要通过制度的架构,让城乡居民看到参保的好处和必要性”,董登新总结说:“确定常态化调整的机制和个人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够给参保人一个积极的信号。”

但同时郑秉文也指出,实现个人养老账户基金增值保值具有较大的难度。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例子来看,对于全国统筹进行投资,地方部门的积极性不够高。根据2015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15〕48号),基本养老金统筹到全国社保基金进行投资,目前只有九个省份签署了合同,实际到账2800亿元,而职工基本养老金总额却在44000亿元左右。

郑秉文表示,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积累只有5385亿元,资金分散且性质较为复杂,其个人账户不像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那样完全来自于个人缴费,而是兼有个人缴费、财政补贴和集体补助,同时具有了个人性质和公共性质的资金,统筹起来也会相对复杂。

但是董登新表示,未来改革的方向仍应该是全国统筹,他说:“各省各自为政,政策五花八门、地区间苦乐不均、政策差异很大、管理成本很高,全国统筹的话,中央政府来统收统支,从而形成规模效益、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的成本,更多的是实现制度的公平。”

郑秉文同样支持这个看法,他认为统筹层次低是阻碍养老保险完善的最大障碍,“统筹层次低,五千三百多亿,每月每星期每天的钱都在贬值,这是急迫需要解决的事情,”另外,他还强调:“要把中央和地方对养老金的负担相匹配,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例结构,形成一个共治的结构,从而最大化地调动起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另外,“建立起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提高个人缴费水平,也有助于缓解财政压力。”郑秉文解释。据2016年数据显示,就业人口缴纳金额为732亿元,而财政支付养老金是2150亿元,远远无法做到收支相抵,而且缴纳费用进入到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无法用于现支现付。而同期,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农村老年人口占半数以上。

“这次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指导意见,既是在老龄化背景下对日益加剧的养老压力的一个应对,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群体间的公平性,”向运华说:“接下来更要关注政策的细化和落实,从而真正改善民生,增进福利。”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