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君说:
爱一个人最浪漫的样子,
是陪你树下看小黄书呀。
01
回想起那些叫人心神驰往的爱,多半发生在情窦初开的少年时。课上偷摸递纸条,校医室扯谎请假条,刺激和浪漫并起。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句话足够在晴天的某一个午后咂摸半天,回味无穷。
02
而我见过最浪漫的爱情,就是宝黛的爱情。
为啥?
那首枉凝眉还记得吗?
歌曲响起的时候,宝黛两人在树下对视一笑,共读一本西厢。两个人之间暧昧隔着屏幕都溢出来了。黛玉在树下看书,宝玉眼睛里只有黛玉。
宝玉开撩: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
黛玉装作生气,说去告状,起身就走。
宝玉着急:若是我欺负你,我就变成大王八,给你驼碑。
黛玉反撩:原来你是个银样镴枪头。
当时看87版《红楼梦》这个片段的时候,恐怕瞎子都能看出来,宝玉喜欢黛玉,要不然,怎么老猝不及防地开撩?
原著中这样说,宝玉和黛玉共读的那本西厢记(87电视版中的是王实甫版西厢),讲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
最早这西厢记还有个名字,叫做《会真记》,是元稹写的唐传奇小说。一个大家小姐,与偶然相见的书生产生感情,并且主动发生不可描述的关系,最终被书生休弃的故事。
那王实甫版的《西厢记》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恰一搦,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挨。云鬟仿佛坠金钗,偏宜鬏髻儿歪。
我将你纽扣儿松,我将你罗带儿解,兰麝散幽斋,不良会把人禁害。咍!怎不回过脸儿来?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这样一本书在闺门小姐里,“西厢”这二个字=《论如何与书生偷情》。放在连捡到一枚色情香囊都要大肆查获一番的贾府,绝对是一场腥风血雨。
黛玉见了这本书,反倒跟他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个操作绝对是6!
这就比如,你是游戏死忠粉,你喜欢的小姐姐正好能跟你一起约吃鸡游戏。你是段子手,你喜欢的小姐姐能接住你所说的每一个梗并且反手就是另一个梗。这么有共同爱好,你能不喜欢吗?
03
既然是烂漫初恋,甜到齁的恐怕不止这一次。
从初相见的自来熟,到宝玉处处腻着黛玉。
黛玉刚入贾府,住在碧纱厨里;而宝玉呢?刚好睡在碧纱厨的外床。
两小无猜不假,同房同住也是真。难道贾府真没有别的地方给亲孙儿住了吗?两人感情亲厚是一,长辈有意安排的木石姻缘是二。
“好祖宗, 我就在碧纱厨外床上很妥当, 何必出来闹得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 “也罢了。”
两人呢?是你想着我,我也想着你。
听说黛玉去苏州为父亲扶灵。凤姐想到的是另一出事关宝玉的好事:这下子,你的林妹妹可就要在我们家不走了。唯独宝玉蹙眉长叹,心中想到黛玉也不知哭成什么样子。
便是看到宝姐姐腕上笼着的手串,面上发痴,心里倒是全想到黛玉身上。还要拿心头好与之对比,若是这手串下的雪白臂膀,生在林妹妹身上,倒还值得摸一摸。
其实宝玉也见过黛玉睡觉的模样,是八个字:星眼微饧,香腮带赤。宝玉的心头就按捺不住,竟然不分场合地对紫鹃说:“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
可见宝玉是十分喜爱黛玉,并且恨不得与这个妹妹同寝厮混。
而黛玉呢,她的心里也装着宝玉。
元妃省亲上黛玉偷偷给已经词穷的宝玉打小抄。这小抄来得高明,比宝玉自己写的还要好上百倍。
杏帘在望
(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宝玉被贾环拿蜡油烫伤后,并没有跟姐妹们宣扬。那黛玉如何知道呢?原来黛玉晚间让人来问了好几次,知道宝玉烫伤的事儿,当晚还亲自赶过来。
有次宝玉雨夜来访,黛玉要问打的是什么样的灯笼,嫌明瓦的不够亮,就把自己的绣球玻璃灯送给他。宝玉说:自己也有一个,怕脚滑跌碎了。黛玉便说:是跌了人值钱,还是跌了灯值钱?
我心里有你,你心里有我。这种甜到齁的小情节在前八十回的红楼梦中常常出现。
两个人的关系啊,只差一层纸没捅破。就连闹别扭也要常常表白一番,剖析心声。
黛玉说:我回家去。
宝玉凑过去:我跟你去。
黛玉说:我死了。
宝玉跟着:我作和尚。
这一番毫不犹豫的问答,又好笑又可叹。
也难怪,黛玉听到宝玉的一声“你放心”,两人直愣愣地瞅着,一个转身落泪,一个又要痴傻好一阵子。宝玉对着丫鬟也错认为黛玉,只管吐露自己的心里话:我为你生了一身的病。我的梦里也都是你。
04
可惜,彩云易散琉璃脆。
宝玉生来是个封建制度下的叛逆者,他的性格注定其爱情是个悲剧。
宝玉是什么人呢?一个行为乖张的娇养子弟,不爱读正经书,偏爱在后院姐妹里厮混,最欢喜的便是去吃丫鬟口上的香脂。
有多不爱读书呢?
他的侄媳妇秦可卿领着他去上房午睡。宝玉看到房内“燃藜图”(神仙劝人勤学苦读的画面),就大声喊着要出去。
所有的人都央着他能改掉这个毛病。他的父亲见他一面就考他的学问,一个不对恨不得家法处置;他那已经升天的祖父(宁国公,荣国公)魂魄拦住警幻仙子,一个劲儿地交代要仙子“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好回到正道,读正经书,好做个官。
这个脂粉堆里的公子,见人不爱谈四书五经。聊什么呢?
有一回贾芸有心过来攀附。宝玉只跟他聊:谁家的戏子好,谁家的丫头标致,谁家的酒席丰盛,又是谁家有奇货。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好。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难怪人常说:少不读红楼。可知人少时读红楼,常常将自己代入到宝玉这一富贵幻梦中,没有那样的家世根基,却爱做一些无谓的梦。这样的奢靡做派,这样的幽幽情思,可不是误人子弟嘛?
05
除了宝玉其人太不靠谱之外,家族也是宝黛爱情中的巨大因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王夫人就极大地不愿意木石姻缘。
为嘛呢?
因为自家妹妹有个女儿,是宝钗啊。
所以才有了初见黛玉时,王夫人话里话外都是:宝玉是个嘴上没把门的,你别理会他;另外,他嘴上甜言蜜语,你也别信他。
可是眼看着宝玉和黛玉越走越近,王夫人心里着急吗?
着急啊!又着急又心烦!
一着急,就有了后来的元春赐礼。端午节的礼物里,跟宝玉相同礼物的只有宝钗;而黛玉和家里头三春的礼物一样。
元春是宫里的贵妃,是高于贾府的最高长辈——贾母;还是王夫人的亲女儿。这礼物的等次还不能叫下面的人都看明白吗?
一心烦,王夫人就把晴雯赶出府去。
为嘛?
因为晴雯长的像林黛玉啊。王夫人在园子里看到晴雯在骂小丫头,斥责晴雯是“那狂样子”。晴雯眉眼长的是像黛玉,叫王夫人碰巧看见了,也是极不喜欢的。
纵然黛玉得了贾母的喜欢,在前八十回中贾母也希望黛玉能成为宝玉的媳妇。甚至直言宝黛两个人是“欢喜冤家”,大有撮合的意思。
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远》:“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恩爱人儿,冤家。”
——欢喜冤家出处
可是身为母亲的王夫人不喜欢,这桩姻缘就不能成。
话说回来,宝黛的爱情甜吗?
甜。
可宝黛的浪漫爱情终归是建立在乌托邦的大观园内。既经不起世俗的风雨,也忤逆不了长辈的意思。浪漫归浪漫,只是一场小儿女的梦幻情事。
05
如今,时过境迁。再跟朋友聊起最浪漫的爱,一准眼睛放光,撸撸油腻发际线,仿佛一回头,就是逆风少年。
最开始的牵手,叫人捧腹的笑话,和凑过来睫毛颤动的怦然心动。都历历在目。
可是,为什么还会分开呢?
用最浪漫的说法,是,你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你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用最庸俗的说法,是,买不起房,搞不定妈;是肥了腰肢,昏了脑壳;亦或是自家柴米油盐,小三上房揭瓦。连最出尘的胡因梦都要被人嫌便秘,你还有什么勇气去孤注一掷?人心难测,变数太多。
仅此而已,仅此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