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CHi原料展的热点原来是这个

抗污染一直是全球趋势,今年到了爆发前夜了吗?

作者:言午

这几天,一年一度的PCHi原料展会又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今年的原料展位于上海的世博展览馆,化妆品行业的原料生产商、原料贸易经销商、生产检测技术开发商、生产设备制造商等行业链上游企业都带着自家研发的新原料、新技术、新设备来到会展,向行业展示自家的最新成果。

逛了几圈之后,小编发现一些宣称可以“抗污染”的原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莫非抗污染会成今年大势?

英敏特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抗污染产品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亚太地区推出的。这表明最初的抗污染原料都是针对亚洲市场特别是面向污染严重的城市的消费者开发的。随着这几年抗污染浪潮的兴起,在全球抗污染化妆品市场上,Fresh、倩碧、兰芝、娇韵诗、资生堂、Dior、雅诗兰黛等品牌纷纷推出抵御城市污染的相关单品。同时消费者对雾霾和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使得空气净化器市场也十分火热。在我们聚美丽学院APP研发板块中,和抗污染相关的课程也十分受欢迎。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盘点一下PCHi原料展上的抗污染原料。

(以下排名按抗污染原料和效果分类,分类标准简单粗暴,如有不专业之处请指正。)

化学成膜和去除污染双重功效

原料代表:法国艾比欧(ID bio)的Osmo’city(城市净护膜)抗污染生物技术活性成分

溶解度:水溶性

形态:淡黄至深黄的清澈液体

原理:活性成分Osmo’city,此款成分从法国植物药蜀葵根中提取,能与肌肤角化细胞发生相互作用,为肌肤创建机械性防护膜。

实验结果:在相同皮肤外植体上,分别涂上浓度为3%的Osmo’city凝胶和空白凝胶,再涂抹碳颗粒,清洗后观察结果发现Osmo’city的粘附抑制率为18%,可减少污染颗粒对皮肤的粘附,因而具有阻挡污染颗粒损伤皮肤的功效。根据另一实验可得出,Osmo’city清洗液可有效去除已粘附在肌肤表面的污染颗粒,与空白对照相比,能有效去除29%的污染颗粒。

化学隔离

原料代表1:科莱恩抵御室内污染和应对肌肤免疫调节的原料Eosidin

溶解度:水溶性

形态:微黄液体

原理:过敏源(化学颗粒物、灰尘和微生物)接触到皮肤时,一系列的细胞反应会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的合成,而嗜酸性粒细胞会引发皮肤过敏。Eosidin 是来自韩国济州岛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绿色蜜柑的提取物,可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合成。同时,通过有力抑制人体组织因过敏反应产生刺激而分泌的组胺(histamine)减弱皮肤刺激和敏感。

实验结果:0.3%的Eosidin 可大幅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合成,可抑制过敏症状。

像巴斯夫的一款原料PurisoftTM POE LS(水溶性黄色液体)和PurisoftTM PW LS(水溶性白色至米黄粉末)也是通过化学反应起到阻止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这是一种从翼籽辣木籽中提取出来具有抗污染作用的多肽。

原料代表2:科莱恩抵御室外环境污染的原料RedSnow

溶解度:水溶性

形态:黄色液体

原理:RedSnow 是一种来自济州岛山茶花的提取物,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强大的抗氧化能力。环境污染会使皮肤过早老化,皮肤过早老化的主要是因为氧化引起的活性氧(ROS)的累积,并导致胶原蛋白受损,而RedSnow 可清除ROS并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实验结果:实验的移植皮肤来自一位59岁的白人女性。将植体放在有重金属和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室外污染模拟环境中五天,与放置于RedSnow 的相同污染源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得出,使用RedSnow 的皮肤形状更好,真皮密度更大,同时角质细胞受损更少。

物理隔离

原料代表:韩国GFC生命科学的protection-P成分

溶解度:水溶性

形态:微黄色半透明状液体

原理:用D.P.T.(Dust Proteection Technology)剂型包裹具有植物杀菌素效果的日本扁柏叶提取物,D.P.T.剂型带负电荷,微尘也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利用物理排斥作用将微尘物理隔离,预防微尘吸附于肌肤表面引发的皮肤疾病,从而保护皮肤。

实验结果:用protection-P处理时,柴油颗粒、微尘在皮肤表明的吸附减少,引发的细胞毒性降低,微尘阻隔率为142%。

化学成膜

原料代表:法国仙婷(sethic)的Invincity茵蕴藻活性物

原理:Invincity从泡叶藻的细胞内提取再通过超滤获得。被污染的环境及相关有害物质PM2.5、PM10、重金属、多环芳香烃等都会加速皮肤老化。在这个有害过程中,有一个叫AhR受体的细胞质转录因子会在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被活化,从而引发严重、黑斑增加等情况。Invincity可通过抑制AhR通路来防止引发后续不良反应。

仙婷开发了一个能防护PM2.5和空气污染的新产品雾都保护喷雾,能在皮肤表明形成强力保护作用的三维保护膜,作用如同第二层皮肤。

实验结果:在体外测试中,3%的Invincity减少73%由污染引起的AhR通路的活化。3%的Invincity提升30%的保护力,抵抗由污染物引起的毒性,减少真皮-表皮交界处结构的改变,防止污染引起的老化。

除此之外,韩国Radiant原料商的White Snow GelTM成分有良好的水成膜特性,能防止皮肤粉尘堆积。

修复受污染的皮肤

原料代表:上海伽誉的二代小球藻深层净化因子(CPEs)TM

溶解度:水溶性

形态:透明至微黄液体

原理:来源于自然界中唯一含有基因生物活性物质的绿色植物小球藻,具有深层净化肌肤PM2.5、修复细胞及DNA损伤等多重效果。能够使重金属离子致死的表皮细胞(HaCaT细胞)复活,对细胞有保护作用。

实验结果:将表皮细胞和重金属粒子放在一起24小时,有加入CPEs的那一组可以明显看到表皮细胞仍维持较大活性,证明了CPEs对重金属粒子有降解作用。

另一种来自瑞士利宝德(Lipoid)公司的HerbaShield URB原料,由豆瓣菜、荨麻和问荆提取的活性物以及天然卵磷脂组成。这种多组分活性原料可以中和会引起细胞损伤的活性中间物和过量的ROS,起到一种修复皮肤损伤和内部排毒的作用,同时天然卵磷脂能加强皮肤屏障功能。

寻求多功能与天然活性原料来抵御空气污染物的有害影响是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研究消费者关于污染对皮肤护理的解决方案是化妆品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因为抗污染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来,一位来自广州睿新的工程师表示,抗污染成分相对概念性的多一点,因为国家都没有法规出来,行业内不像防晒或是抗老化有一些公认的标准测试方法,只有来自各个实验室的模拟测试。

另一位来自科莱恩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抗污染是个全球的趋势,不过一直以来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尚未有一个定论和共识能够真正把所有的污染连结有系统的体内体外试验。现在的消费者对成分这一块也很关注,目前来说,提高自体免疫能力能抵抗外在污染和内部过敏因子引起的伤害,再连结到抗污染是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宣布污染是全球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环境污染严重国家的消费者对抗污染有需求,但是没有完整的测试就没有明确的抗污染诉求,在某些国家要是明文标示抗污染诉求甚至会被政府处罚。期望各国政府或是权威的第三方测试机构能早日开展合作,为抗污染的原料制定一个可量化的解决方案。

中国是抗污染的大市场,原料商们扎堆推出抗污染原料应该也是看好这块市场,但目前本土一线品牌几乎没有跟进这一市场,未来能否在抗污染市场中见到更多本土品牌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