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出拳整治校外培训 专家:应加强学校教育来减少课外培训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国内多地均出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在现有的升学评价制度下,应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减少课外培训需求,从而相对减轻学生负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3月16日记者招待会时提及的在学生减负方面“要砍断教师和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的联系纽带”的表态,引发广泛热议。

“南京·长江教育论坛”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总支出规模逾1.9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总经费的68.7%!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而在会议前夕,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两会”前后,国内多地均出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砍断利益链,最关键在于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缓解择校热;二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保障教师待遇、权利。”

各地出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本应是补充学校教育,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校外培训机构,却成了学生新的负担,基于此,全国多地近来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3月15日,武汉市出台号称“史上最严”的民办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办法》明确,民办培训机构不得面向社会举办或者承办以小学生为参赛对象的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相关的竞赛活动或者考试、测试活动。

而在上海,被众多学生和家长称为“四大杯赛”中的三项热门奥数比赛,2018年1月1日起宣布停办或更名。上海市有关部门表示,将对培训机构上课和杯赛比赛场所等进行调查和监管,真正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此外,上海还出台“一标准两办法”,明晰了相应的管理部门及职责,提出严禁举办小学生学科竞赛、严禁将竞赛成绩作为招生依据和参考、培训机构下课不得晚于20点30分等规定。

还有部分城市近日出台规定,将建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浙江省教育厅近日发布消息称,将对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该行动要求浙江省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制度,坚决纠正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

西安市教育局近日则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进行第一轮专项督查。并在3月18日发布了89家在督查中发现证照不全、超审批范围办学等违规办学行为的培训机构,并作出停止招生、停止办学等处理。

此前在西安办英语培训机构的韩先生向界面新闻记者坦言:“培训机构的资质很难获取”,市面上大部分培训机构都没有资质。”

对于这一轮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中国教育学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实验区研究员金晶认为,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行动仅仅是一个开端,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校外培训行业标准的顶层设计进程须加快,跟上行业治理的脚步。

熊丙奇则表示,监管部门规范培训机构经营,只是治理培训乱像,但如果不治理培训需求,培训热会依旧存在,依然会滋生培训乱象。

校内减负缘何成了校外增负?

超前超纲的课外培训不仅让学生不堪其累,也给家长带来时间、精力和经济上的多重负担。

2018年2月3日举办的首届“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教育部原副部长、教育现代化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公布了一组数据:“2017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总支出规模逾1.9万亿元,主要流向校外辅导市场,占2016年GDP的比重达2.48%,相当于当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总经费的68.7%!”王湛呼吁,急剧膨胀的中小学校外辅导产业,已影响推进素质教育、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尽管课外辅导班费用动辄数千上万元,很多家长还是希望通过培训获得学业和学业之外能力的竞争优势。

界面新闻记者的接触的一位初三学生的母亲安女士称,她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中,带着孩子专程从所在的县城来到西安市上课外培训班,因为“孩子马上要升高中了,听说这边有重点中学的老师在外开辅导班,孩子班上的好几个同学都来补课。”

在界面记者采访多位家长的过程中,对于相关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许多家长表示非常支持,但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反对“减负”。

“虽然孩子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但是考试的难度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课后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补习”,安女士这样认为,学校喊“减负”,然而这进一步滋生了校外托管机构、培训机构的发展,也加大了家庭支出,这样似乎形成了怪圈。

熊丙奇表示“刮骨疗毒”一定会带来阵痛,比如一些投入了大量精力、财力的学生及其家长的反对,比如民办教育机构的竞赛选拔转入“地下”,比如培训机构变换“花样”、改换术语、重操旧业。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才能有效砍断利益链?

熊丙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整体升学评价制度不改的情况下,家长是反对校内减负的,校内减负也必定带来校外增负。因为升学录取要看名次。因此,当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改革录取制度,其关键是政府部门放权,并推进学校办学去行政化改革。二是不改革录取制度的情况下,考虑如何通过加强学校教育,来减少课外培训需求,从而相对减轻学生负担。”

此外,熊丙奇还认为如果维持目前的升学考试制度、总分评价模式,考虑到实际存在的升学压力,我国并不适宜只进行校内减负,而是要从学生总体负担角度出发,提供学校教育。

目前我国已经实行弹性放学,要求各地学校提供晚托服务,我国有的省市也改变以前生硬的做法,由政府出资,允许初三高三校内补课。“这貌似违反减负令,但从现实看,却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不是对校外增负视而不见。”熊丙奇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