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美好”的《美好生活》里,有努力生活的模样

《美好生活》并不“美好”,看似讲述宿命纠葛的爱情故事,实际要传递的是对生活本身的不同态度和审视。

作者:渔火

“不知道我是爱上了一个人,还是爱上了他的心……”在预告片里梁晓慧的这句独白吸引我看了第一集,后来发现根本停不下来。

随着剧情的深入,宋丹丹饰演徐天妈妈、牛莉饰演的徐天前妻、李乃文饰演的外科主任、辛柏青饰演的心理医生、程煜饰演的梁晓慧爸爸等角色相继出场,多对人物、不同维度的展现现代都市的情感生活,还原都市群体心理状态。戏剧冲突将家庭问题、爱情问题、事业问题、价值观问题等社会热点话题一一剖开。

人物的“纠结”姿态,恰是生活的原貌

围绕“以心换心”这个奇妙的设定,展开一次错综的交集,“中年迷失”的男主角和“压抑自我”的女主角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剧中每个角色遇到的失业、离异、出轨、恐婚等一系列戳人的现实问题,正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十之八九的不如意,有悲有喜,非常真实。

全剧开篇就信息量巨大,每个角色一开场都遭遇了各自的麻烦:在美国打拼多年的徐天,人到中年被老婆戴了“绿帽子”,回国飞机上心脏病发;梁晓慧新婚第二天,老公因公殉职;徐妈妈刀美兰开着婚介所,却为儿子的健康、女儿的终身大事操碎了心。

剧情的强烈戏剧化造成人设上的“大开大合”,少了一般都市剧的铺陈拉锯过程,在看剧之初变成很畅快的观剧体验。

这些故事也许正发生在你的周围,他们就像平时会遇见的普通人,可能是你的小区邻居抑或是你的单位同事,不去回避生活的残酷,而用他们的故事展现当下都市人对生活的迷茫,探索剧情背后的深层思考,用鲜活的故事让生活在大都会丛林中的我们体会到了一丝温情与领悟。

作为男主角,徐天(张嘉译饰)的状态似乎就和当下现实中不少人有了重合。青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败于生活,曾经以为能够拯救全世界,到头来却发现连自己都拯救不了。

徐天倒像是一个缩影,事业婚姻失败危机、身体疾病,将这个年龄段人普遍可能存在的感情、事业和身体三个维度的危机全部囊括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的迷茫与困惑是当下都市人在生活中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

“中年”的感情纹理,比想象中复杂

制片人吴毅用“饮茶”的比喻概括了《美好生活》中的三个不同人生阶段。

“青年、中年、老年像是喝茶的三个阶段。头遍生涩,初入社会磕绊却又飞扬;二遍舌底回味,进入展望与回首的中年阶段;第三遍茶已逐渐淡去,年纪渐大,心静易平。”

中年人处在人生的半场,面临的是,各种拉锯,有的人,可能就此沉沦,有的人,却能逆势重生。

这部着重展现“中年”情感的剧,其实它的不少主创也“人到中年”。导演刘进、编剧徐兵、主演宋丹丹、张嘉译等对这部剧都很是触动,他们从一开始便对这个故事有很浓厚的兴趣。

但《美好生活》呈现出来的中年人爱情,并不像年轻人的爱情那般不顾一切和奋不顾身,有时候更像是少年人的情窦初开,含蓄、慢热而又包容。

剧中除了中生代的坎坷情路,其他几组爱情线也很突出,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爱情,共筑当代都市情路的浮世绘。有为了子女婚姻大事成天操心的徐天母亲红娘刀美岚和梁晓慧父亲退休警察老梁,有潜伏在身边伺机而动的爱慕者萝莉富二代,有同样面临情感选择的医生徐豆豆……

其中梁晓慧的父亲梁跃进,是个爱抬杠的北京老头,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对自家闺女也经常“毒舌”,但是对于女儿的关心却是实打实的。

重要的是,他们的爱情似乎并不是两个人的事,家庭的亲情和朋友的友情等诸多要素都穿插其中。而且,他们的爱情更具奋斗性,需要解开封锁在前路上的交错纵横的织网与防线,最后踏着荆棘抵达彼此的心灵净土。

他们的爱情并不那么急于去排他,既没有狗血的互撕,也没有俗套的腹黑。理性、平等、包容、兼爱与牺牲,构成了《美好生活》当代中产阶级爱情奋斗史的基调。

生活不一定美好,但一定是奔着美好而去

“这个冬天格外冷,他却为我裹上丰盛。”这部剧的主题曲其实从一开始就阐述了主题。尽管全局时而虐,时而丧,但心存美好向往,一切都会继续。

生活也是如此。

在制片人吴毅看来,“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些人物在这种境遇下的反应与态度”。伴随剧情的推进,失业、离异、恐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被带出,观众将会逐一看到。乍一看剧中描述的生活似乎并不“美好”。

剧中徐天面对爱情的背叛,知道感情无力挽回,在准备离开时前妻小白前来挽留,徐天没有停下自己收拾行李的动作。就在观众以为他要洒脱告别时,他说“你走吧,要不然我心更疼”;梁晓慧在新婚之际,未婚夫却因公殉职,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仍旧保持生活的勇气;黄浩达则执着于对爱情的追求,对于尴尬与拒绝也用自嘲的方式化解。

人性的乐观才能抵抗现实的荒芜,这才是“美好生活”的本意。

就像美国《独立宣言》开篇那句著名的话,“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所以“美好生活”的深刻之处恰好在于它隐藏着的前半部分,因为美好生活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每个人追求的姿态,这才是另一种美好。

创作者在一开始也埋下了伏笔,吴毅说,“关于‘换心’,其实是一个很强烈的、符号化的设定,意味着主人公人生的重新开始,不管他将面对什么样的难题,都没有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我们想表达的生活态度。”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