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到运营观念 房企频亮“绿牌”

从2010年开始,“绿色科技住宅”的概念流行开来,万科、中国金茂、朗诗等房企高调建立起“实验室”,并迅速将研究成果在展厅、样板间应用等场景中展示给公众。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文/曹然然

“老百姓现在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生活追求在变,过去是盼温饱,现在是盼环保;过去是求生存,现在是求生态。”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时,如是表示。

正因为居住的生态环境是关乎每个人生活品质乃至身体健康的基础性要素,且能直观被感知,所以生态环境问题历来是备受全民关注的敏感话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苗乐如认为,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建设力量,上下游涉及产业众多,包括相关的建筑施工、材料、配件的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以上,因此实现房地产、建筑业的绿色发展,地产人责无旁贷,应该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

事实也正如此,万科、绿地、融创、鲁能、孔雀城等众多房企纷纷亮出“绿牌”,从设计建筑科技,到运营理念均展开了系列绿色环保变革,当代置业甚至将公司发展战略直接定调为“绿色生活方式运营商”。但在目前看来,房企真正树立并践行绿色环保发展,进击之路依旧道阻且长,其中阻力主要来源于相对高昂的成本投入以及尚未成熟的科技产品。

现状:环保的治理重点,房地产迎“最长停工”

2017年10月至今,京津冀地区的建筑工地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大门紧闭,土方被防尘绿网覆盖着,只有安保人员偶尔巡视一圈。

工地停工的原因是去年9月,环保部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北京市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房屋拆迁施工、水泥搅拌及浇筑等工作,停止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方石作业。因此,从去年十月至今,不止房地产行业,连其上下游的水泥、土石方等作业全部被停止了。

环保部做出此决定的基础,是源于业内对于“全球碳排放量有接近四成由建筑物贡献”的判断,但“停工令”毕竟不能作为长效机制使用,发展生态友好型的绿色地产才是正途。

对此,当代置业总裁张鹏判断:“我国现有超过500亿平方米的存量城市建筑,2017年还将有约20亿平方米的新增库存量。如此巨大的建筑基数,是城市进行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绿色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存量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新增项目的绿色化开发,将是未来最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叩问:房地产如何加绿色?发力点在产品技术

鲜为人知的是,从2010年开始,“绿色科技住宅”的概念流行开来,万科、中国金茂、朗诗等房企高调建立起“实验室”,并迅速将研究成果在展厅、样板间应用等场景中展示给公众。

彼时,中国建筑存量总数达430亿平方米,95%以上为非节能建筑,每年新增建筑的90%以上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建筑节能标准,而房地产行业也未提出公认的绿色科技住宅系统标准,但在企业力量重复的市场教育中,民众对于绿色环保住宅形成“循环利用、节水节电节能、智能化”的粗略概念。

不久,行业协会、住建部等政府部门开始加入绿色建材、钢结构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发。其中,装配式住宅凭借“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的技术优势,和传统建筑建造周期比,可以缩短3-4个月工期的成本优势,利用环保建材减少污染的绿色优势,被官方赋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使命。

于是,在2017年,《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确定以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为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的要求,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50%,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达到30%,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4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

展望:众房企抢滩“绿色经济”,做大产业盘面

目光拉回正在举行的两会,第二次参加两会的阳光城(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林腾蛟,今年准备了4份议案,主题涉及环保企业发展、公民行为规范立法等方面。同时,作为中国地产20强——阳光城的掌舵人,林腾蛟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上思考颇深,他建议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等部委,支持环保龙头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正在提速,尤其“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城市群建设火速推进,带动了中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

房企作为引领与践行绿色环保建筑的重要主体,对建筑科技、产品体系搭建及社区运营的“绿色经济”探索从未止步。前有鲁能集团全国范围内推行WELL建筑认证、海绵城市、百年住宅等绿色标准体系,后有中国金茂挂牌运营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要做中国领先的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系统集成商,并积极探索实现“零碳”城市运营模式。万科则在雄安新区,成立绿色研究发展中心实验室,与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携手研究新区配套的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绿色建筑约有2000座,主要集中在江苏、广州、山东、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随着消费经济升级,民众对住宅的舒适、健康、经济等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会进一步普及。

从我国现阶段的土地供应政策及住宅市场加速发展的趋势看,绿色建筑作为蓬勃发展的增量市场,在未来三年将迎来发展新格局。业内人士对此展望,绿色建筑发展到新阶段,将融合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全新新技术,全面实现智能、个性化、节能、节水、节材,绿色建筑在质量高效提升的同时,运营将更加生态和人性化。这一切,不仅将推动房地产行业、绿色环保产业、科技互联网行业等融合发展,也将近一步延伸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空间。

但需注意的是,目前国内的绿色环保住宅发展存在政府倡导、协会研究与商业实践互相割裂的问题,如何实现各方资源的打通,建立起从规划设计、绿色建材到施工技术、智能化运营的产业生态闭环,是目前应着重关注的焦点。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