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光速过会 但仍需要回答14个问题

发审委对富士康询问主要集中在财务指标、关联交易,以及筹资目的等方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8日,市场瞩目的“独角兽”富士康成功过会,整个流程从申报至过会仅用时36天。

创造了A股史上最快过会记录的同时,也意味着富士康这家正朝科技产业转型的巨无霸企业,即将登上A股资本市场的舞台。

在证监会的公告中,虽然发审委全票通过了富士康的IPO申请,但富士康仍然需要回答发审委提出事关5大方面的14个问题。

发审委对富士康的询问主要集中在财务指标、关联交易、以及筹资目的等方面。发审委要求富士康说明:关联交易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减少关联交易、鸿海精密控制的两家巴西公司及富智康所从事业务是否与发行人存在竞争关系;财务指标呈现低毛利率、高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形成原因及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发行人员工人数较多,是否存在重大劳动纠纷、董事会中有多名董事会及高管在关联方兼职如何解决等问题。

不难看出,在富士康神速上市的背后,是其急于由代工厂向科技产业转型的焦虑。

对于IPO,富士康曾表示,其拟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

招股书显示,富士康成立于2015年3月6日,注册地深圳,注册资本约为177亿元。其最大股东鸿海精密(2317.TW)间接控制着富士康85%的股份。截止2017年底,富士康的总资产为1486亿元,总负债1204亿元。从2015-2017年财报数据来看,富士康的营收较为稳健,为2728亿元、2727亿元及3545亿元;净利润为143.50亿元、143.66亿元和158.6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上市,富士康的负债率激增,由2015-2016年的45.72%、42.89%攀升至81.03%。并且,在2017年,鸿海精密将旗下多家子公司股权注入富士康旗下。招股书显示,富士康目前控制着60家境内外子公司。

虽然鸿海精密试图通过大举并购将富士康建设成为科技导向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但从其招股书来看,富士康目前仍然未能摆脱代工厂的头衔。

招股书中的富士康营收由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三块业务构成。其中,占到营收一半以上的,是通信网络设备业务。

而在富士康的通信网络设备业务中,网络设备、电信设备以及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是其主要的制造产品。其中,包含了手机、路由器、机顶盒的制造。此前,富士康以苹果等手机的代工厂身份而广为人知。

2015年至2017年,通信网络设备在富士康营收中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2017年,这项业务的占比达到了60.75%。相比之下,其云设备服务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两项业务的占比较低,云设备服务业务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的收入占比更是不足1%。

事实上,从招股书中可以发现,富士康所言的互联网产业布局,大部分尚处于规划阶段,并未真正落地。同时富士康还面临着:“工业互联网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工业互联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等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对于上述状况,证监会在对富士康的招股书反馈意见中也表现出相同的担忧。证监会发行部要求富士康工业方面补充披露公司名称含“工业互联网”的原因、该等称谓是否客观准确且有充分依据等。

富士康的超速上市也为A股市场带来了一波概念炒作,从富士康更新申报稿至今,“工业互联网”、“富士康”、“独角兽”等概念就在市场流行。富士康概念股龙头安彩高科(600207.SH)更是自三月份以来的短短六个交易日上涨了31.69%。

然而参照此前对于360的借壳,在江南嘉捷复牌后,市场注意力发生了转移,大部分360概念股都步入了回落。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