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翻身,中国钢厂狂赚上千亿!别高兴太早,事实真相依然残酷…

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仍然疲软,话语权仍在四大矿山手里。

一、工信部统计:钢铁行业迎来春天

2月7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发文显示,过去的2017年企业效益明显好转。2017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74万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利润34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89亿元,同比增长177.8%。

2017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实现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13.6%。

二、500家钢企VS四大矿山

尽管成绩斐然,但与控制全球70%铁矿石供应的四大矿山同期利润相比,却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钢企利润和超过了四大矿山利润。忧的是我国钢企总数超过500家,盈利能力参差不齐,对应全球四大矿山,显得相形见绌。

1、四大矿山净利润

近日,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宣布:2017年实现净利润55亿美元,较2016年增加15亿美元,同比增加37.5%。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2016年底抓紧大宗回暖时机,将其规划产能为9000万吨的S11D项目建成投产。受该项目产能陆续释放的带动,淡水河谷2017年实现铁矿石总产量约3.67亿吨,同比增加5.1%,刷新最高记录。

2月7日,全球第二大铁矿巨头力拓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中国钢铁业去产能,力拓去年实现净利润87.62亿美元,同比大增90%。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22 日在 2017 财年报告中透露,其全年利润飙升4倍至 67 亿美元,其中可分配利润59亿美元。并且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和大宗商品市场。

澳大利亚第三大矿石供应商FMG集团发布了2017财年业绩报告,税后净利润为21亿美元,息税折旧前盈利为47亿美元。

从四大矿山陆续公布的2017年财务数据来看,四大矿山2017年利润超过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31亿。

我国钢企去年1773多亿的盈利,虽超过了四大矿山利润和,但国内的钢企数量不少于500家... ...中国钢企的成本支出依然庞大。

2、中国需求复苏带动全球市场

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8.32亿吨,同比增长5.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据国际钢协统计2017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6.912亿吨。中国的粗钢产量占全球的46%。

据西本新干线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风向标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上涨步伐持续,并在2月21日达到95.05美元/吨,这也是普氏62%铁矿石指数30个月的新高。

专业人士认为四大矿山之所以获得丰厚利润与去年中国经济复苏有关,而中国经济复苏与房地产和基建增长密不可分。

三、定价权仍然缺失

中国钢铁行业利润虽然在2017年迎来了613.6%的大涨,然而对于铁矿石话语权、定价权依然缺失。

1、储量寡头垄断

2009年以来全球铁矿石原矿储量稳定在1600亿公吨之上,全球铁矿石含铁储量均保持在800亿公吨以上。

截止2016年底,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和中国铁矿石原矿储量合计达1210亿公吨,占比分别为30.59%、14.71%、13.53%和12.35%;

铁矿石含铁量储量合计达562亿公吨,占比分别为28.05%、16.47%、14.63%和8.78%。

我国铁矿石储量高,但铁元素储量低,主要原因在于铁矿石品位仅为34.29%,较世界平均品位低13.95%

从企业“家底”上来看2016年,四大矿山铁矿石储量总计达305.05亿吨,占全球铁矿石储量17.94%,铁矿石含铁量储量合计达170.89亿吨,占全球20.84%。

品位方面,四大矿山平均品位为56.02%,高于世界铁矿石品位48.24%。

2、产量上看,四大矿山仍占鳌头

从国别层面来看,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四国的铁矿石产量分别为 4.23 亿吨、8.11 亿吨、1.23亿吨和 1.43 亿吨,合计已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 74.78%。

产量来看,澳大利亚以及巴西成为铁矿石主要供应国家,其中四大矿山控制了超过 70%的铁矿石海运市场,因此,全球铁矿石主要来自澳洲和巴西,澳巴铁矿石主要来自四大矿山。

根据四大矿山 2016 年年报显示,淡水河谷 2016 年产量为 3.49 亿吨、力拓为 2.81 亿吨、必和必拓为 2.26 亿吨,FMG 为 1.69 亿吨,合计总产量为 10.25 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 51.10%。

此外由于四大矿山品位高,折合为铁元素产量实质要高于 50%的占比。

从铁矿石产量增量来看,全球铁矿石产量增加基本上来源于四大矿山产量的增量,2015 年由于铁矿石价格大跌,全球铁矿石产量甚至出现负增长,但 2015 年四大矿山产量仍同比增加 1.02 亿吨。

由此看来,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仍然疲软,话语权仍在四大矿山手里。

钢铁行业短暂的复苏并不意味着我国钢铁行业竞争力大幅提高。如何解决让钢铁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争取到一定的国际话语权等问题,道路依然艰巨。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