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自立门户发力体育事业,“圈层偶像”正在成为下一个掘金地?

全民偶像陨落,细分市场崛起。

去年10月,有“顶级流量”之称的韩流偶像鹿晗与“国民闺女”关晓彤公布恋情,直接导致前者个人最大粉丝个站“朝鹿”脱粉,人气一落千丈。在此后的近5个月的时间里,鹿晗的声量都被压到最低,最近终于再度登上热搜榜首。而粉丝迎来的,却是他与原经纪公司“壹心娱乐”分道扬镳的消息。

仅就双方发布的回应来看,气氛十分和谐,大部分鹿晗粉丝也都表示支持。据悉,接下来鹿晗的一切事务将交由其工作室独立运营,相关工作已经交接完成。在此之前,也有不少艺人单飞后跻身一线,比如范冰冰,与华谊解约后发展边界得到极大开拓,但这种操作是否也适用于鹿晗?

 

在鹿晗工作室的声明中,娱乐独角兽注意到一个细节:未来除了发展演艺、商业等工作之外,鹿晗还将积极拓展体育、公益等事业。众所周知,公益作为艺人的加分项是每个“大偶像”都必须要涉足的领域,但体育就不一样,能作为发展方向列入大纲,就说明它绝不仅仅是鹿晗“兴趣所向”这么简单。

也许是恋情公布后的人气大跌让他意识到了粉丝经济的脆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鹿晗拓展体育事业,是其开始涉足竞争压力更小、市场更加细分的领域。这是否能被看作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未来“全民偶像”越来越少,在细分领域占据制高点,从“小众”向“大众”辐射的“圈层偶像”才是趋势?

全民偶像的陨落,细分市场的崛起

什么是“全民偶像”?顾名思义,能打破性别、年龄的界线,男女老少通吃的偶像,被称为“全民偶像”。目前看来,离我们最近的“全民偶像”还要数张国荣、刘德华、邓丽君。在他们身上总能找到一些共同点:有天赋、肯吃苦、重艺德。以刘德华为例,有一种说法是:“他的演艺生涯从未设上限”。

刘德华持续当红37年,演过的角色不胜枚举:一代枭雄、武林高手、江湖大佬、警察、赌侠,甚至是小偷、马仔等等。为了拓宽戏路,他还在《失孤》中饰演朴素的农民父亲、在《童梦奇缘》中饰演满脸皱纹的80岁老人,曾创造五年拍50部电影的高产纪录,最累的时候一年接拍12部戏,每天睡眠不超过两小时。

在如今的粉丝圈中,流行着一句话:“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要靠实力”。这是粉丝对那些不甘固步自封的偶像的褒奖。但客观一点来说,能在娱乐圈混出名堂的艺人,哪个不是带着“祖师爷赏饭吃”的天赋在努力打拼,但又有谁能成为“张国荣”、“刘德华”的接班人?全民偶像的影响力和“出名”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

真正的“全民偶像”百年难遇。

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偶像”的本质也在发生改变,他将不仅仅是粉丝个人梦想的一种投射,而是逐渐演变成“注意力经济”的产物。其粉丝规模、粉丝购买力逐渐趋同于偶像的商业价值。但经纪公司忽视了一个问题,粉丝经济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商业模式,并不能创造历久弥新的人文价值,有很多偶像当红不超过5年,就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

与此同时,当前的造星渠道花样翻新,并不像过去只有电视和报纸,大量的新兴场景分流,当观众不再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内容产出中的重要一环,偶像也将拥有更加垂直的受众,从而加速进入“分众”时代。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偶像的受众群体也已经发生迭代。年轻的“九千岁”一辈,其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兴趣也更加广泛。传统的“影视歌”不再具有绝对的造星优势,随着“二次元”、“嘻哈”、“电竞”等潮流文化的涌入,出现一个包揽所有注意力的“全民偶像”的概率越来越小,但更加垂直细分的“圈层偶像”却仍有机会。

此前的《奇葩说》、《吐槽大会》、《中国有嘻哈》就深谙的这样的道理,分别聚焦“辩论”、“脱口秀”和“嘻哈”等细分领域,捧红了一批诸如肖骁、大王、李诞、池子、Gai、艾福杰尼等等“小众圈层”的偶像,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流行文化都有一个流行周期,当过了这段流行期时,大众媒体就会从小众文化中寻找新的表达资源。作为小众文化的嘻哈音乐一直与流行音乐并存,在主流文化断裂期,小众文化也就迎来向大众迭代的机会。

鹿晗有没有可能成为体育市场下的偶像新势力?

在“圈层偶像”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圈层经济早已在野蛮生长。当Tfboys、鹿晗刚刚走向大众视野的时候,就有敏锐者观察到,中国的娱乐经济已经进入到小众消费和小众偶像的新时代。他们从特定属性的人群中慢慢发酵,在自己的粉丝群中被奉为神,可在圈层之外却鲜有人知。

抖音主播费启鸣

星女郎 林允

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此一夜成名,而空有好资源迟迟得不到“路人”认可的演员也有了向“偶像”冲刺的突破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抖音App”中万千少女的假想恋爱对象费启鸣,能在毫无作品和知名度的前提下迅速走红;而起点颇高备受质疑的“星女郎”林允,也能凭借接地气的美妆分享大量圈粉。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九千岁”的偏好,寄托着某一人群的情感需求。市场更看重粉丝的选择,成功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层,从小众向大众辐射只是时间问题。

而鹿晗作为一个极度依赖人设和粉丝经济的90后偶像,出现问题以后才开始转换思路向“圈层文化”进军,是否为时已晚?毕竟以他和吴亦凡、杨洋、李易峰为国产偶像四大流量支柱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更加年轻一辈的95后和00后偶像正在快速蹿升,同时层出不穷的选秀、养成、造星节目,也在源源不断地为偶像圈输送新鲜血液。

据明星资本论统计数据显示,仅就去年11月超话签到排名来看,易烊千玺已经以31.68万人次/月从鹿晗手中接过“顶级流量”的冠冕,而张艺兴、李易峰、吴亦凡等也屈居王源、王俊凯之后。此外,凭借网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爆红的胡一天、凭借《偶像练习生》逆袭的蔡徐坤,这样新生代流量的崛起同样不可小觑。

今天的偶像圈子换代周期缩短、速度加快,可以说是没有“代表作”的偶像时代的悲哀。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偶像自身缺乏代表作品、人设形象难以维系等等问题。发力圈层文化同样如此,倘若鹿晗想撬开体育市场,不仅要持续保有热情,更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很早之前就有人猜测,假如鹿晗今天不是歌手和演员的话,那他会干什么?从事文职工作可能是位精通韩语的翻译;从事电竞可能是位颜值颇高的游戏主播;而从事体育的话,他则有可能是个足球运动员。

鹿晗兴趣爱好广泛早已是圈内人尽皆知,此前他就组建了自己的职业电竞俱乐部 “Lstars”,成为继周杰伦、陈赫、王思聪、林更新之后,又一个跨界电竞圈的明星。并在今年7月份组织了首届“鹿晗运动机季”,通过捐步活动实现运动与公益的有机结合。

可以说,“鹿晗运动机季”是鹿晗事业转型的一次试水,目前在传播度和参与度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圈粉效果不甚明显。该活动历时55天,联动包括国际奥组委、中国足球队、中国田径队、环法自行车赛、惠若琪、苏炳添等超40位体育大咖,制作视频播放量1.6亿次,互动量近5000万。

但未来能否造就鹿晗事业的“第二春”,还仍旧是个未知数。

(本文为娱乐独角兽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