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借款人注意了!一旦逾期和赖账将很快纳入个人征信报告

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借款的客户,相关负债信息都将纳入百行征信个人信用信息库。客户的不良借贷行为将被记录、共享。

第一张个人征信牌照终于落地了。

昨日,央行官网发布了《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许可信息公示表》公告信息。

公示表显示,央行许可百行征信有限公司(下称百行征信)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许可内容包括个人征信机构设立许可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许可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扮演重要角色

据央行1月4日公开的《关于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相关情况的公示》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注册在广东深圳,注册资本10亿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8家征信公司是主要股东。

从股东构成来看,百行征信由国有和民营资本共同持股,国资占比超过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民营资本相对分散,平均分配到8家公司。其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百行征信大股东,所持股份36%,其他8家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考拉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

百行征信董事长(兼总裁)由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焕启担任;董事包括许其捷、杨彬、奚波、郦永达、李臣、郑浩剑、邱寒、唐凌、陈向军;监事包括陈波、毛振华、盛希泰、谷国良。

重点采集借款人信息

百行征信的个人信用信息以个人负债信息为主,与负债密切相关的其他信息为辅,只采集个人借贷数据以及个人身份识别信息等支持类信息。主要对接网络小贷公司、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P2P平台)和消费金融公司等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掌握的个人负债信息,以及其他市场主体掌握的个人负债信息等。

这意味着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借款的客户,相关负债信息都将纳入百行征信个人信用信息库。客户的不良借贷行为将被记录、共享。

个人征信信息已覆盖主流平台

据此前财新网报道,目前200多家网贷公司、8000多家县域的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都是百行征信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信息来源。

除此之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2016年建立的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也是重要数据来源。

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披露信息显示,自2016年9月9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首批接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网信、宜信等17家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首批接入平台名单)以来,截至2017年11月,已正式接入100余家从业机构,收录自然人借款客户3000多万个,借款账户累计6000多万个,入库记录2 亿多条。

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开放,主动向非会员单位开放接入权限,百行征信所覆盖的个人信用信息将越来越广泛。

这对于曾经那些因行业征信体系不完善而多头借贷、故意逾期或者恶意骗贷者来讲,将是重磅一击,这类群体此前抱有的侥幸心理将随着百行征信的正式运行灰飞烟灭。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