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音市场远未到收割时 一个根本性问题急需解决

电音市场想要进一步发展,最亟待解决的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过于依赖海外资源,本土IP和明星匮乏,缺乏本土爆款带动市场下沉。

王力宏参加国内首档电音综艺《盖世英雄》

中国电音市场要爆发。这是近年来常见的一个观点。诚然,经过多年耕耘,加上国外潮流的带动,中国电音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爆款初现,播放量激增,消费群日趋活跃,大型演出数量渐涨。看起来,电音市场的前期积累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需要的只是一次“觉醒”。

但现在看起来,中国电音市场离真正的“原力觉醒”还很远。表面上看起来日趋活跃的电音市场背后,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过于依赖海外资源,比如本土明星和IP匮乏,又比如电音节的政策风险。这些都是制约中国电音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那么中国电音市场到底成色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解决之道?这篇文章将就中国电音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解读。

中国电音市场发展快的五个表现

2016年,新观曾经发布过一篇文章,《中国:正在爆发的下一个电音市场》,文中引用了诸多外媒的报道,判断中国电音市场将会爆发。

那一年前后,舆论对于中国电音市场的判断相当乐观。2015年, IMS音乐峰会估计,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内地的电音演出活动总承载力增长了3倍。以2013年创办的风暴电音节为代表的电音节项目,大有取代音乐节成为资本新宠的趋势。

这个趋势,也可以从代表主流网民搜索行为习惯的百度指数上看出来。从2011年,开始,电音的搜索量有较大程度的攀升,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从几个不同细分市场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2012年至今,“电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位。

 

其他的数据也从不同侧面证实电音的增长。综合看,中国电音市场发展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爆款出现

Alan Walker的《Fade》和《Faded》数据在网易云音乐和虾米音乐上都非常突出。在网易云音乐,《Fade》(《Faded》的初版)有61万+的评论,《Faded》也有20万+的评论。在虾米音乐,《Faded》的播放量高达6540万+。(考虑到去年9月虾米才获得索尼的转授权,所以这个数据相当厉害了)

《Fade》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榜上超过薛之谦和赵雷

2.播放量激增

2017年9月,网易云音乐网易云音乐国际业务总监王缜在IMS(国际音乐峰会)亚太峰会上透露,2016年全年,网易云音乐全站电音歌曲播放量总比增长了434%,成为平台内增长最快的音乐类型。

3.消费群在扩大

艾媒咨询2017年9月发布的《2016-2017年度中国电子音乐市场研究报告》称,2016年中国电子音乐用户规模为1.97亿,预计2017年将达到2.86亿,增长率为45.2%,2018年将突破3亿,达到3.58亿,2019年将突破4亿。

同一份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电子音乐节数量为32场,预计2017年将举办86场,增长率达168.8%,2018年国内电音节数量或将超过150场。

电音节数量的增长,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消费群体的扩大。《北京商报》一篇报道中提到,“2013年,上海风暴电音节的观众规模仅为1.6万人左右,2015年该电音节扩大到两个城市,参与人数增至7.5万。”

新音乐产业观察也注意到,百大DJ的市场已经开始向三四线城市拓展。很多城市的小酒吧就开始打着百大DJ的旗号揽客。

4.资本日趋活跃

近两年来,A2LiVE(风暴电音节主办方)、麦爱文化、丛林文化等先后完成了千万级别的融资。

5.电音在主流音乐创作中覆盖面越来越大

2017年,李宇春、鹿晗、张艺兴、吴莫愁等的新专辑都大量使用了电音元素,电音在主流音乐创作中覆盖面越来越大。

中国电音市场远未到收割时,一大问题急需解决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音市场这些年确实有长足的进步。

不过,我们也要看出,这种进步是建立在“低起点”基础上。作为一种“舶来品”,电音长期以来处于音乐市场的尾端,是毋庸置疑的“小众”。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互联网打来的信息同步,让年轻人跟上了海外的电音潮流,带动了电音市场的升温,但这种升温是建立在“低起点”基础上的——因为过去太小众,所以增长到一定的高度相对容易,也表现比较明显。但是,要进一步增长,可能就比较难了。

首先,电音的群众基础还是弱。2016年,江苏卫视借势推出中国首档EDM音乐节目《盖世英雄》,虽然有王力宏、大张伟、凤凰传奇等知名主流艺人参与,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然这里面有内容问题,但我们也要看到,电音想要冲破圈层局限并不容易。

另外,政策风险也不容忽视。电音节作为万人级别的大型户外活动,必然存在被管控的可能。

但是,在新音乐产业观察看来,电音市场想要进一步发展,最亟待解决的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过于依赖海外资源,本土IP和明星匮乏,缺乏本土爆款带动市场下沉。

可能有人觉得,电音的歌词并不很重要,本不本土无所谓。但新音乐产业观察认为,本土电音明星的出现,更有助于电音市场的“下沉”——从相对高端的高阶市场向大众市场下沉。

我们之前曾经分析过目前中国市场听众的“传唱”需求。去年国内音乐市场最火的歌曲,没有电音相关作品。《Faded》虽然火的持久,但已经将近3年前的歌了。这就是说《Faded》之后再没爆款了。假如能有一位本土明星把这茬续上,显然将有助于推高电音市场。

从虾米音乐的数据可以看出,Alan Walker自己也就一支爆款

不过,到目前为止,本土电音明星或爆款都还没出现。虽然尚雯婕和刘力扬等主流歌手纷纷转战电音,近年来也涌现出冷炫忱、宫阁或徐梦圆这样的新秀,但总的说来,本土IP还处于孵化初期,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不够。

据音乐财经的报告 《根基弱、资本热、海外虎视眈眈,中国本土电音市场的当下与未来》整理,微博粉丝量最高的吴赫伦,21万+,网易云音乐粉丝量最高的徐梦圆是88万粉丝(微博粉丝22万+,截稿前)。与其他细分市场的头部明星比明显较弱。(以民谣为例,微博粉丝量,陈粒是219万+,赵雷是100万+,李志是75万+,陈鸿宇是41万+)

我们欣喜的看到,这个问题,正在解决中,本土IP孵化已经开始。比如2017年有两张代表性的专辑出现,一张是网易云音乐的《E能量》,这张专辑集合了冷炫忱、Panta.Q和徐梦圆等目前比较热的本土新锐;另一张是虾米音乐和吴莫愁合作的《造作》,虾米音乐借由《造作》牵线搭桥,帮虾米音乐人平台上的电音人才获得曝光的机会。这都算是本土电音明星/IP孵化的有益尝试,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E能量》或《造作》。

《造作》可能会因为是一张“合作专辑”而被忽视,但其实歌挺有意思的。

本土电音明星的出现应该只是时间问题,但总的说来,虽然不排除2018年会有“黑天鹅”出现,但是单就当前的数据看,中国电音市场有望继续稳定增长,却远未到收割的时候。不过,又如马海平在纪录片《电音时代2》所说,“现在已经完全进入到一个电子音乐时代了”,我们都在被时代浪潮推着前进。

来源:新音乐产业观察 查看原文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