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聊】不回微信的人到底为什么不回微信?

这个扎心的锅该谁来背?

图片来源:Dailysignal

文|楼婍沁

编辑|许悦

在这个线上交流几乎占据社交生活大半的时代,所有人可能都遇过这样一个烦恼:我刷到TA刚发朋友圈了,可TA怎么没回我消息?

上网搜索一番就知道,这简直牵扯了各行各业的心。百度、知乎上几乎隔几天就有新帖子,试图从各种角度解答这个谜题。有从两性关系的、社交礼仪入手的,有直接聊着聊着骂街的,也有引经据典想以心理学或是社会学理论来说出个所以然的,当然还少不了心灵鸡汤。

可个中答案,收发了那么多年消息的你本人应该最清楚啊。所以我们在不久前通过界面官方微信发起了一次投票。问题很直接,问的就是你。你说说,你究竟为什么不回微信?

“你”,为什么不回微信?

秉持着科学理性的原则,我们在准备选项时全面考虑了主客观因素。

我们相信,总有人是真的遇上了客观困难,阻碍了他拿起手机编辑消息。

比如得了腱鞘炎。每年不少都市报都会有一两条关于游戏爱好者又或是上班族因为过多使用鼠标或手机而患上该病的报道。

又比如,有人或许真的日理万机,信息爆仓,以致于难免要漏看、漏回消息。

微信团队为这个理由背了书。根据该团队2017年9月公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截至该月,微信平均日登陆用户超过9亿人,日消息发送次数达到380亿次,换算一下,也就是平均每名微信用户每天需要收发文字消息至少40次。这还没算上每个月人均微信通话139分钟的时间,发布和浏览朋友圈要消耗的精力,接收诈骗电话、垃圾短信的时间,以及少则十来条,多则一百多封的工作邮件的回复压力。

但撇开“不能回”的原因——姑且不提有多少人只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不想回”应该是更大面的原因,毕竟有太多事情能让人不顺眼了:喊我投票,不想回;要我转发,不想回;安利推销,不想回;“在吗”,不想回,也不敢回啊……

特别要说明的是,以上情况在个别场景下还会出现加成效应。

例子1

“Vivian给您发来消息:在吗?”

看见后的3秒内,你的脑电波波澜起伏:Vivian,哪个Vivian,是客户公司的Vivian还是乙方公司的?天哪,到底是谁啊?为什么没下文了?真找我有事只发“在吗”?!算了,不要回了,真有事她会再找我的。

 

例子2

“兄弟,咱们之前在xx生日会喝酒认识的,你记得我吧,哥儿们最近手头有点紧,可以问你借点钱吗?”

看见后的3秒内,你的脑电波又波澜起伏:天哪,兄弟,你不知道咱们这种关系就是“为了面子扫了码的点赞之交啊”。算了,为了面子,我再忍一回,就当没看见,不删你是我高素质的表现。

事实上,不想回很多时候也没那么多心理活动。现在不都说“佛系”吗,不想回就是不想回,这也很佛系不是?只希望收信息的那一方,也能这么佛系。否则……也没什么否则,难倒还顺着网线爬去打人啊……

但凡事总有例外。老板、对象发来的“在吗”,内心再不安,你也会热情地回复。你妈、你姐让你转的投票贴,再尴尬,你也得卖力吆喝地转上一转,还得回复个鲜花、爱心之类的表情,以示支持。

在重要的人和重要的关系面前,你一定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排除千难万险。你心里清楚,有些人的消息,就算回复已经错过了第一时间,但你也一定是要给个回应的,哪怕只是一个“围笑”。

这样的例外,美国心理学家Max Blumberg已经做出理论总结:现代社会,所有事物都是流通货品,时间也是,因此当有人没有回复你消息的时候,很可能是因为你在它们的优先名单中排位并不高,因此它不愿意付出时间在你身上。

说得再直白点:“你自己有多重要,心里没点数啊?”

没得到回复的“我”,究竟在在乎什么?

这个伤自尊的道理,很多人可能都有在脑海中飘过。可谁都不信自己会是那个可怜儿。

不少人应该宁可脑补一段小电影,比如手机那头的人生了病,摔了跤,正在长途飞行,又或许只是手机没电了、微信坏了,想尽办法给他找补,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残酷的是,世上还有一种叫作朋友圈的东西。而且怕什么来什么,直到刷到他在朋友圈里讲的段子、晒的自拍,或是和其他圈中朋友的热情互动,脑袋里的那场电影才算落幕——“X,他有空发朋友圈,怎么没空回消息啊?!”

话到此处,等待回复的人,等的早就不是一句工作批复,也不是一句接受邀约,“我爱你”也不等了。他在乎的是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早知道不怎么重要,但事实证明了,还是扎心啊。

可能是为了让大家认清这个现实——主要是为了不背是系统问题导致信息丢失的锅,微信以及其它会制造类似烦恼的即时通讯供应商们,都想尽了办法告诉用户,对方真的收到了你的信息。

微信显示“输入中”,让人知道,对话的人起码打开了对话框;WhatsApp的“双钩”设置,可以让信息发送者知道对方是否收到并且看到了信息,双重保险;iMessage直接在信息下写“送达(Delivered)”和“已读(Read)”,还会在对方点入输入框,开始回复后,显示滚动的三点省略号,以示对方正在“回复中”——是不是真的在回复是一回事,起码看到这个一直滚动的点点点,就知道对方真的看见了消息了。

这种害怕被社交圈边缘化的情绪不光存在在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场景下。在面对面的交往或者是书信及邮件往来的过程里也一直让人苦恼。《纽约时报》曾经发表《邮件背后的焦虑》一文,说的是一位全职妈妈曾经在职场中手机不离手,只为迅速回邮件而得了焦虑症后的种种反思。《福布斯》杂志则专门发布了一篇教学贴,教育读者如何挽救一封在48小时过后仍未得到回复的“将死”邮件。不过,那篇文章也说了,当几个邮件来回后发现对方态度已经转冷,那么适时放低对于后续回复的期待也是有必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即时通讯工具只是将这种焦虑和不安全感放得更大了。

线上社会人情指南

有来有往乃社交本质。等待回复的人在另一个场景就会变身成接收消息的人。这时候,曾经对别人的要求,就有可能变成此刻对自己的束缚。循环往复地穿梭在两种角色间,真是说不好哪天就坚持不了原则,“己所不欲”,最后还是施在了别人头上。

正所谓,苍天饶过谁。于是,我们整理了以下贴士,供参考。

不能保证100%有发有回的实用攻略

  • 少以“在吗”开头,有事说事。一句让人浮想联翩的“在吗”,往往断送了后续回复的可能。没人知道,你这一句之后是要开口借钱,还是要布置一个难搞的任务啊。特别是对一些只见过一次就加了微信,或是平日里不常联系的朋友,更是如此。
  • 不到万不得已——比如腱鞘炎发作,就不要发语音信息。你自己想想,看到满屏的60秒语音,你还有多少好脾气用来耐心回复消息。真的不想打字,就打电话吧。
  • 切记切记,特别是领导岗位的朋友,休息时间,少聊工作,能不聊就不聊。
  • 交朋友也能算作是一种投资,所以如有必要,及时止损。当对方在反复联系的情况下,都未回复,那么就适时放弃吧。

努力实现100%回复的鸡汤攻略

  • 工作信息尽可能及时回复,有一说一。即使需要解决某些工作任务或邀约,也该直接回复拒绝。
  • 工作太忙,不能及时回复的情况下,可以有计划地在下班后留一段时间集中阅读和回复信息。尽量做到不因漏看而漏回消息。
  • 除非确定是垃圾消息和广告信息,出于礼貌,即使是再不喜欢的人发来的消息,也该给个回复。至于说啥,实在不行就发个“围笑”表情包呗。
  • 也别给自己套上太大的道德枷锁,不回也不会怎么着。说到底,你对别人有多重要,你自己心里也有数。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