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忍者神秘无比,武功高强,精通各种绚丽的忍术,他们穿梭在夜幕下,来去匆匆,能飞檐走壁,常常杀人于无形。种种神秘的色彩让人不禁想了解,忍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忍术的起源
关于忍术和忍者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忍术起源于中国汉代的五行术,是由中国古武术传到日本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日本特色武术。忍术权威著作《万川集海》中指出:忍术思想源自姜太公,是他首先提出了忍术概念,并写在了传世名著《六韬》之中。后来随着忍术传到日本,忍者也就在日本出现并发展起来。也有人认为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孙子兵法》演化而来的,之后再加上修练道和山中的伏击战技巧发展而形成,也就是所谓的"风、林、火、山"四字真言。
而忍者这个称谓正式使用是在日本江户时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年代。据说在日本首次派谴"忍者"完成任务的是德圣太子,只是在当时忍者被人们称为“忍”,而不是“忍者”。
2、 忍术的流派
在战国时代,群雄割据,幕府统治名存实亡,由于各势力土地兵力有限,大名们需要大量的刺探敌军情报和对敌人城市开展破坏活动的“特工”,所以忍术在这一时代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当时在日本涌现出三十多个忍者流派,主要有武藏、甲斐、越后、信浓、伊贺、甲贺、纪伊等,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伊贺流与甲贺流。伊贺忍者专门为出价高的领主服务;甲贺则主要侍奉自己的君主,属于体制内的暗杀部队。
3、忍者的形成
忍者的出身大多是农民,其主要工作是为主君进行密谋、破坏、暗杀、收集情报、扰乱敌方基地等间谍活动,因其职业特殊,忍者必须隐姓埋名,也不能留下任何只言片语,以免泄露秘密,影响主君安危。忍者根据其级别高低,分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又称“智囊忍”,专门策划整体战略,他们可以不会忍术,传说服部半藏身为最著名的忍者头目,其实是不会忍术的;“中忍”,是作战的前线指挥,忍术必须超然出众才行;“下忍”,又称“体忍”,是在最前线作战的那部分忍者,三者的等级关系森严。
4、忍者的修炼
忍术在日本战国时代盛行一时是因为其极强的实用性,而种种的超人技能是通过非人的磨练才能习得的。主要包括精神修炼、技能训练、体质训练三方面。忍术和其他武术流派强调体质训练不同,它尤其强调精神上的修炼,要克服对死亡、孤独、黑暗乃至于饥饿、寒冷、伤病等诸多困难,锤炼自己的意志,精神变得无比纯粹和坚韧,体内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技能训练主要有五种,即平衡、灵敏、力量、持久及特殊技巧;忍术对于身体训练的强度也是非常残忍的,通过一些死亡率极高修行,忍者从精神到肉体都实现了飞越,获得了超越常人的毅力、耐力、战斗力。通过忍术的训练而幸存的忍者,个个都是一部绝对可靠的全功率战斗机器。
5.、忍者的装备
印象中忍者就是一袭黑色夜行衣,这其实是受影视剧和动漫作品的影响,纯黑色在许多情况下反而会使轮廓更加清晰,所以忍者服实际上是深蓝或者绛紫,遇到月明星稀的夜晚则会换成灰色或茶色。忍者的装备讲究实用性、还必须能够隐藏自己的身份,不让外人发现。这些装备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用处,常见的有手里剑、锁镰、苦无、闻金等。
忍者,在战国时代大放异彩,但是到江户时代日本国内局势趋于稳定,忍者逐渐失去用武之地,后来明治维新时期,忍者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忍者只是作为一种文化被保留下来,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成为了一种表演形式。
(全文完)
来源:互动百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