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水车——黄河两岸跳动的音符

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

兰州

兰州,被称为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一条黄河将兰州劈成两半,河两岸,南北两山夹河而立,兰州人在这条狭长通透的河谷中生息。

兰州水车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是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

兰州地处中国西北,气候干燥少雨,自然降水难以满足农业需要。

名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从湖广地区的木质筒车得到灵感,改良设计出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式的黄河水车,解决了黄河流域农田干旱的问题。

与南方的龙骨水车不同,兰州水车酷似巨大的古式车轮,巨大宏伟,仿佛驻守在黄河两岸的侍卫。

自嘉靖朝到新中国成立后初期,水车一直是黄河流域最主要的提灌工具,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

兰州更是水车林立,至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矗立于黄河两岸,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

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

滔滔黄河水自西向东,奔流不息,而水车正如黄河母亲的珠瓒,千百年来在沿黄两岸,以其独有的风姿留传至今。

水车结构

兰州水车是一种利用黄河水流自然的冲击力的水利设施,水车轮幅直径至少16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

水车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这种通过水车转动,自动提水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

传承

兰州黄河两岸,曾普遍使用水车,夏秋水涨时,水车日夜不停地转动,以黄河水养育了两岸的居民。

因灌溉数量不同,水车的大小不等,大水车可灌溉六、七百亩,小的可灌溉二、三百亩。

水车的转动,大致在每年三、四月水涨时开始,冬季水落时为止。

兰州水车为主题的邮票

在机械化尚未普及的时代,上自青海贵德,经兰州,下至宁夏中卫都使用水车。

如今,哺育了黄河流域三四百年的黄河水车已被提灌机械所代替。为数不多被保留下来的水车,作为旧时代的见证点缀着黄河两岸的风光,成为了人们追昔抚今的寄托。

黄河大水车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水车的发明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