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有益教育 裁判竟能从执法学到育儿经

同样是对人的管理,裁判控制球员的策略与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有何共通之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苏塞克斯丘陵山坡上的足球场上,正进行着一场青少年足球比赛。双方教练因为球员的一个进球是否犯规而争论不休,场边观赛的家长们也对裁判员的判罚颇为不满。半场时分,裁判向教练挥手致意:“如果你们不停止争执,继续干扰判罚,这场比赛的下半场将不会有裁判出现。”

在这个明朗的冬日清晨,这位年仅15岁的裁判员所表现出的专业与克制,让所有在场的成年人都感到自行惭秽。

球员需要了解场上犯规可能招致的判罚,进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就像家长教育孩子“三思而后行”,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样是对人的管理,我们不禁要问:英超裁判用以控制百万富翁球员的策略,是否也适用于调皮捣蛋的孩子呢?

迈克-莱利是英超联盟裁判长,在他看来,成为一名成功裁判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能够控制情绪,冷静执裁。为此,英超专门雇用全职心理学家,利用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裁判执裁的专业性。而他们保持冷静的秘诀就是:抉择前重重思考,决定后轻轻放开。

由于受到此前权力滥用的丑闻影响,裁判的公信力似乎一再受到影响。但是,如果连裁判自己都对裁决缺乏信心,那么,来自球员、教练甚至观众的挑战将会愈发不可收拾。为了联赛的稳定发展,裁判对于自身的决定应该想清楚,敢坚持。

英国最有经验的网球裁判艾莉森·休斯则认为,与球员的相互尊重是顺利执裁的基础。此外,良好的沟通也是至关重要:“在场上,“我必须向球员说明自己的判罚的决定和原因。以此类推,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解释说明,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也非常重要。”对此,迈克-莱利表达了相同见解: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对话,大多是积极有效的。

当然,比起父母的职责来说,裁判员的工作还是相对轻松。毕竟正规比赛都拥有规范的章程作指导,而教育孩子这件事却没有准则可言。再者,球员大多是行动自制的成年人,加上场上360°无死角拍摄的高速摄像机的监督,球员自身也会更加注意言行——以上种种,可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更加灵活地将规则应用于双方所认同的环境中,是裁判和父母共同追求的目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