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楹近百亿并购Urbaser,环保领域烽烟再起

中国天楹表示,此次并购重组完成后,Urbaser会成为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

近日,中国天楹(000035.SZ)披露重组方案,拟作价85.74亿元向华禹并购基金等26名交易对方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江苏德展100%股权,同时配套融资不超过6.96亿元。公告显示,江苏德展的主要资产为其间接持有的欧洲环保服务龙头企业Urbaser的100%股权。

Urbaser为欧洲领先的综合固废管理公司,具备横跨固废管理全产业链的综合技术及服务优势,业务遍及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欧洲第三大主营城市服务及市政和工业废弃物处理服务的西班牙公司,其全球业务由智慧环卫及相关服务、城市固废综合处理服务、工业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服务以及水务综合管理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构成,涵盖街道清扫、废物收集、中转分拣、废物处理、回收清理等城市和工业垃圾处理的全产业链服务。

中资企业布局海外环保产业

中国天楹,于1984年成立于江苏南通,于2014年借壳中科健成功上市,其主要业务包括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和环保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范围覆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蒸汽生产、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危险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填埋气开发与利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投资与运营等领域。

而上市以来三年多,中国天楹通过内生外延向全产业链布局,产业版图迅速扩张,目前公司已逐步从垃圾末端处置向上游的分类、收运、中转等智慧环卫方向拓展。中国天楹于2015 年成立了包括填埋气事业部,海外事业部,分类收运事业部,水处理事业部在内的四大事业部,并依托海外事业部公司在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及西亚市场等国际市场。紧接着,2016年在欧洲布鲁塞尔及加拿大渥太华设立了两家子公司,主要从事垃圾处理相关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及海外市场推广业务;同年9月,中国天楹与伊朗成立了伊朗合资公司。同时海外业务的开拓将与国内主业形成有机协同,或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形成正向作用力。

中国天楹表示,此次并购重组完成后,Urbaser会成为上市公司下属子公司,上市公司的业务触角延伸至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而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而中国天楹也借助Urbaser业务遍布巴林、阿曼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先发优势,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继续推进,实现中国固废管理技术向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的输出。而知情人透露,此次收购Urbaser,意图之一就在整合后者在环卫、固废处理技术、规模优势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也会助力中国天楹在国内环保领域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其海外事业部在一带一路乃至全球的布局。

而财务数据显示,Urbaser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至6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1.09亿元、128.2亿元和67.32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79亿元、1.58亿元和2.02亿元,盈利状况良好。此次并购后,中国天楹资产规模已增加至318亿元,增幅超过从并购前60亿元资产规模的4倍;营收也达到138亿元,增幅超过并购前9.8亿元的13倍。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指出,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不断增长,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 2020 年,环保产业产值超过 2.8万亿元,数据也显示,2016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已经超过1.4万亿元。全球环保行业市场规模在2016年已经达到 8225.14 亿英镑(合7.3万亿人民币),并且在过去的2011-2016年的5年内以约3%的增长率持续扩大。

正因为如此,其他中资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海外环保市场。在过去的两年内,跨境并购状态为宣布、签约和交割的交易已经超过20笔。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北控集团以14.38亿欧元收购德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商EEW公司,光大国际1.23亿欧元收购波兰领先的固废处理公司NOVAGO,天翔环境17亿元并购德国工业过滤分离、水处理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BWT等。通过收购建立海外战略的重要平台,进而布局海外市场,通过被并购公司在海外的经验和资源,拓宽中资企业在国内和海外的业务覆盖范围。

科尔尼公司出具的一份涉及环保产业在内的报告《2017年公用事业行业并购》值得注意。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公用事业领域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3290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公用事业企业市值的反弹激起了新的兼并与整合浪潮。而公用事业行业的转变主要源自几个因素:综合公用事业公司产品组合协同效应的下降导致资产剥离,金融投资者的首轮撤资,公用事业公司产品组合变化,地缘战略及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风险投资和增长型投资。从公用事业的整体趋势来看,风头正劲。

而近年来中资在公用事业领域海外并购的大手笔也印证了科尔尼的断论。去年中投相继52亿美元联合并购巴西石油、130亿美元并购英国物流地产机构Logicor和联合麦格理等机构完成138亿欧元对英国国家电网配气管道资产的61%股权的收购,海航3.03亿并购澳洲最大汽车代理Automotive Holdings旗下的冷链物流业务、1626万美元并购法兰克福哈恩机场股份、1871万美元并购里约热内卢机场60%股份,李嘉诚旗下长实地产和长江基建斥资45亿欧元收购德国智能抄表公司Ista,国家电网3.56亿美元并购希腊独立输电运营公司24%股权等多笔重量级公用事业领域的海外并购都在宣示着这一点。

从趋势上来看,如今环保产业也已经从传统模式的垃圾、空气、废水、噪音等污染和环境监测延伸到发展具有防止和减少污染、节省能源和减少资源投入等效应的新领域的现代环保模式,由此也促进了太阳能、风能等多种新能源的开发和市场化。通过实施海外并购,助力国内环保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而环保行业密集度最集中的两个领域则是脱硫(空气治理)和水污染治理。

脱硫领域的国外知名公司有:拥有先进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有合作开发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技术(LIFAC)的美国Babcock Wilcox(B&w)公司和芬兰Tampella锅炉制造公司,共同开发的石灰石喷射多级燃烧技术(LIMB)的IVO电力公司、Ohio Edison公司、CONSOL.Inc公司,拥有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CFB-FGD)的德国鲁奇公司(Lurgi),回流式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RCFB)的德国Wulff公司,气体悬浮吸收法烟气脱硫技术(GSA)的丹麦FLS公司,旋转喷雾干燥烟气脱硫技术(SDA)的丹麦NIRO公司,新型一体化(NID)烟气脱硫装置的瑞典ABB公司,有限区域弥散烟气脱硫技术(CZD-FGD)颗粒喷动床烟气脱硫工艺(Powder-Particle Spouted Bed)的Consol公司,有“HALT”工艺的D.B公司和“Dry Injection”工艺的EPRI公司等。

水治理领域的有德国威乐泵业集团股份公司(WILO AG)、国际性的集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的设备供应商沃特林克(Waterlink),成立于美国纽约,专门从事流体净化分离技术的研究与过滤系统的美国Pall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主要致力于环保、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咨询、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国际交流的日本太比雅集团,致力于减速机、电机、变频器等高质量传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的德国NORD集团,专业生产高品质刀闸阀的西班牙欧宾罗斯阀门公司、从事污水处理技术的波兰市政建设与自动化系统公司,粉尘颗粒处理设备制造商意大利威埃姆输送机械公司和集技术研发与生产、系统设计、项目策划、工程实施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德国万若环境工程公司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