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在网上发帖称当地有许多移动营业厅都已经关门,大量一线员工也已经离职。深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现在用户都已习惯在支付宝或微信上缴费,很多营业厅做不下去了再加上一线人员的装维费用太低,所以才会落得如此惨。
这样看来,造成中移动营业厅大量关门的罪魁祸首应该是腾讯和阿里这些互联网公司。要是没有他们如此严重的业务冲击,相信很多中移动营业厅还能继续红火营业。不过如此把锅甩给互联网公司,真的合理吗?
近几年运营商遭遇“管道化”的处境早已人尽皆知,如此也给了它们很多业务失败的理由,而这些理由也无一例外的都将矛头指向了互联网公司。OTT业务的发展、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内容的繁荣,这些在用户看来都是无限美好的事物在运营商这都变成了争夺利润的刽子手。仿佛他们近年来所有的不利都是由于互联网企业的生长所导致的,以至于有时候是他们自身原因所致也生生推到了互联网企业的头上。5Giii认为,运营商这样的做法实在有些不妥。
员工待遇低——运营商的通病
前不久,三大运营商11月份的运营数据相继被批露,综合来看三家运营商都表现着强劲地增长势头,其中中电信的总用户量已达8.8亿,是三家运营商中用户数量最多的,只11月这一个月其用户就净增了301.2万人。这不仅让5Giii想起之前中移动月入3亿的消息,真可谓是富贵逼人。但与这些耀眼的成绩形成对比的却是内部员工所吐露的心酸和待遇的寒酸。
近期,一则采访中移动员工生存现状的漫画在网上疯传,掀起了人们对电信人员的关注。虽然内容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从漫画人物所讲述的时刻在冲业绩、不敢任性换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一直都有存在且已属于常态。可以猜到运营商们光辉成绩的背后花费了员工多少心血。按理讲他们应该受到厚待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近日来,中移动发布了其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16年度薪酬情况(税前),结果显示并没有特别高的,这与他们给中移动所作出的贡献严重不吻合。当官的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下面的兄弟是何状况。那么中移动每年那庞大的收入都去了哪里?难不成全部用在4G、5G网络建设上以至于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改善员工的待遇?
其实三家运营商待遇差的问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早在联通实行混改制度之前,关于其各种待遇坑人的消息就络绎不绝。虽然这半年来联通凭借互联网企业得到了很多资金帮助和发展资源,同时也网络了许多新用户(光大王卡就增加了5000万个用户),但据调查其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却一直在下降。
总归起来联通究竟是真赚还是赔了,现在还没有人真的知晓。5Giii估计也就只有其内部人才清楚,而现在其员工福利待遇是否好转,也很令人怀疑。而中电信虽然没有爆出太多关于其员工待遇的负面消息,但在联通和移动都在面临此劫的情况下,中电信也不太可能会独善其身。那么既然三家运营商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为何只有中移动的员工待遇会被如此放大呢?
惹怒大众的“孤傲”
5Giii认为这与中移动曾在用户心里留下了阴影有关。现在的运营商早已过了对用户颐指气使的时代,只有不断服务用户、对用户实行各种降价优惠,才能赢得用户的芳心。这一点联通和电信做的都不错,却唯独移动没有做到,并且它还十分嫌弃这种策略。
当时运营商们纷纷开通无限流量卡时中移动就显得比较被动,后来联通推出了一大堆优惠互联网卡吸引用户,电信也顺势推出一些卡片来抢夺市场,而中移动却再次缺席,这不仅遭到很多用户的讨伐,他们认为如果可以会马上丢弃移动卡片选择电信或联通。
然而谁知一语成谶,携号转网政策又快速来到了我们身边,面对此政策依旧是联通、电信表现积极,中移动却纹丝不动,这一下彻底惹火了用户。有很多人都在网上发文吐槽中移动。对此,5Giii也认为中移动此举实在过分,再加上如今被爆出的营业厅大量关闭的消息,不禁给人一种中移动对内失去了军心、对外又失去了民心的感觉。
所以中移动一定要反思自己的策略,不能再一意孤行对待用户冷冰冰,也不能再对员工如此冷血无情,否则日后,如此漂亮的运营数据将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