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官员:利率上升有助于良性“去杠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认为,当前利率不是高而是低,去年以来的利率上升是对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还原,有助于良性“去杠杆”。

2017年12月28日,江苏南通,沪通长江大桥主墩中塔柱合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日前表示,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利率上升,总体上是良性的,实际上是对投资回报率、对原先监管套利的还原。在利率上升的同时,由于从供给侧发力,进行去产能,加强环保督察等,相应带来企业效益的好转,实现了良性的“去杠杆”。

他在参加“2017中国债券论坛”时称指出,长期而言,利率取决于由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决定的所谓均衡利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利率不是高而是低多了”。

纪敏表示,理论上,杠杆率与利率应该同向变动。杠杆率是债务和GDP的比例。利率下降时,分子名义债务可以减少,分母GDP通过投资和消费的刺激可以增加,即杠杆率降低。相反,利率上升时,杠杆率上升。但去年以来,却出现了利率抬升与杠杆率增速放缓或下降同步发生的现象,问题就出在实体经济资产收益率跟利率的关系上。即降息时,如果资产收益率比利率降得还要快,就会出现杠杆率上升的情况。

最近一轮的例子是:2009到2016年,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由7.97%持续下降到5.44%,同期单位GDP所需的资本投入量由3.5上%升到6.7%,即以资本产出比衡量的投资回报率8年下降近1倍,年均下降11.25%。

“这种情况肯定就是杠杆率上升,不是说降息没有用,但资产收益率掉得更快,所以就出了问题。”纪敏说,过去的经验表明,如果主要从需求侧降杠杆,就可能带来债务以及产能更大规模的扩张,导致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进而加剧资产泡沫、监管套利等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杠杆率上升和金融本身乱象丛生。

而从去年以来的情况看,通过去产能、去杠杆等政策综合施力,在实际工业增速几乎没有变化、甚至略有下降的情况下,生产者价格的提升为企业利润带来显著改善,并且这个上升速度估计快于利率上升速度,最终是既去了产能,又带来了杠杆率的下降。

纪敏认为,这对未来去杠杆政策的启示在于:既要关注适度扩大需求,更要从供给侧发力,能够使得企业的效益真正好转。从去年以来的变化可以看到,着眼于从供给侧来做去产能等提升企业效益,同时通过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和加强金融监管,使利率回归到风险和收益对称的水平,反而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