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完成改制,或许资费也该学联通改一改了

运营商的资费套餐向来是用户们吐槽和关心的重点。但是这一年来,中国联通的情况稍有好转,特别是随着各种大流量的互联网套餐业务的推出,使得其用户口碑开始转变。

12月25日,中国移动正式宣布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变更为“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中国移动并非是第一家变更为国企的运营商,早在今年12月21日,中国电信就已完成了公司改制,而在今年8月,中国联通也在改制后开启了混合所有制改革。

为何改制?

其实不光是通信业,近期我们熟悉的很多国企都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成为了“国有独资公司”,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中国石油等公司都在此列。

其实一般说来,国有独资企业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一种,只不过一个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成立,一个按《公司法》成立,而国企改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完全市场化、去行政化。这两种形态下最典型的差异就是,国有独资公司实行董事会聘任制,而全民所有制企业为政府任命制。

其实,三大运营商无论是在公司决策上还是产品服务上都一直给人一种“慢吞吞”的感觉,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这种感觉愈发明显。与行动迅捷的互联网企业相比,运营商就是个行动迟缓的老人,用户反馈处理不及时、产品更新换代慢等问题时有发生,引得用户纷纷吐槽。

而现在,改制之后的中国移动,就能够放下原本不必要的“负担”,轻装上阵,使得自己今后的行动能够更加灵活、更加迅捷、更有竞争力,也更有一家公司该有的样子。

改制之后如何?

不少用户将前段时间的联通跟此次的电信、移动进行比较,觉得这两家通信企业进行改制,就是为了将来进行混改。

诚然,国有企业改制是混改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定,所有进行改制的企业,都将进行混改。中国联通进行混改,是因为其有引入民间资本的必要性,同时是作为国企混改的一个实验样品。而绰号“土豪动”的中国移动2017年的盈利额超千亿元人民币,在短时间内,基本没有混改的必要。

相较于混改,5Giii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为了让运营商能够更加轻松灵活的面对5G。根据不完全统计,4G基站数量上,移动最多为151万个,电信次之为110万个,联通的最少为60万,运营商在基站的部署上花费为8000亿元。而5G时期,基站数量要数倍于4G,累计投资在万亿以上。故此,4G时期三家运营商分别部署三张LTE网络的情况绝不能再发生。

在5G到来之前,三家运营商全部完成了改制,也使得他们在进行5G网络建设的时候,能够更加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好的合作方式,从而减轻各自的投资压力,并且可以有效避免资源浪费。

5块钱30M的“贵族套餐”能改改吗?

运营商的资费套餐向来是用户们吐槽和关心的重点。但是这一年来,中国联通的情况稍有好转,特别是随着各种大流量的互联网套餐业务的推出,使得其用户口碑开始转变。

然而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在这方面却很少动作。而此次经历过改制之后,移动能不能也像联通一样,突然“开窍”,也推出几款实惠一点的套餐给用户呢?其实这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毕竟联通的互联网套餐也有多数是在改制以及混改前后推出的。而此次移动可以说在企业所有制上开始跟进联通的脚步,今后其行为肯定会更加接近市场、更加像个企业,那资费上也向联通靠拢一下,完全有可能。

毕竟,“5元30M”这个梗太老旧,是时候换一些新的东西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