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串微信长语音究竟能把人逼疯到什么程度?

当代青年的社交礼仪:说重点、不问“在吗”、不随便发长语音。

当年青年的社交礼仪一定不能漏掉微信礼仪这一项。如果归纳一套“微信行为规范”,不问“在吗”、说重点、一条信息把话说完,不随便发长语音等等,也许都能入选。

其中长语音就是不少人的社交痛点——想象你正忙的时候突然有人发来七八条近60秒的长语音(其中可能60秒有40秒都是废话)。最近有支在朋友圈挺火的H5就吐槽了长语音这件事:一个正在开会的年轻人突然收到一串朋友发来的长语音,突然爆发的他丢下工作直接奔到朋友家,教他好好做人。H5以年轻人第一视角呈现出跑酷的视觉效果,一边跑一边吐槽长语音带来的不便:开会不方便听,说了半天没有重点来电话还会把语音打断重新再来……戳中不少人的心。

视频版:

H5末注明了其真正意图:宣传搜狗手机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功能,直接实现语音转文字,不再用长语音骚扰他人。

搜狗手机输入法的使用场景,大部分在于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聊天使用中,“大部分人对长语音痛点都特别有感触”,该H5的创意代理方简创意空间负责人对界面记者解释了创意来源,“一收到长语音,就想跑过去胖揍对方一顿!”品牌发现,除了一部分低情商、缺乏社交礼仪的人,还有一些人处于开车等不方便打字的状态。这支H5希望与用户沟通:使用语音转文字功能可以更好地解决社交冲突。据简创意空间透露,这支H5上线半天PV超过百万。

H5形式在社交传播中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6年就不乏“H5已死”的声音。但如果回顾2017年中传播度良好的几支H5,你会发现H5正在变成一个愈发成熟的框架,而其中内容仍然有不少新意可挖掘,基于社交痛点的传播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品牌们尝试过其他形式的社交痛点营销,效果都还不错——比如GQ实验室将社交时代的年轻人标签化,发明了“办公室吸烟圈:最能生产职场八卦的圈”等新标签,与网易新闻联合推出“职场表情破译科”,解释emoji背后真正的含义……这些能够让当代青年产生“这不就是我吗”共鸣的营销方式,是相对讨巧的。

职场表情破译科

而基于社交痛点、用第一视角、对话框呈现的H5,由于其本身形式和传播属性,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浸入式共鸣。与搜狗浏览器H5有相似之处的是有道翻译官的“深夜,男同事问我睡了吗”,同样是建立在微信对话框中的沟通,也抓住了社交时代的一个痛点:戏精女孩们总会因为一句“睡了么”疯狂脑补,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尽管对方也许只想请自己帮个工作的忙。

深夜,男同事问我睡了吗

欢迎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界面营销频道微信公众号“看你卖”(kannimai)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