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时差》《如果爱》相继开播,恋爱综艺丢了给观众的少女心

2017年,婚恋交友类综艺回暖,数量剧增,形式也逐渐多元,但却并未引起过大的水花,收视和口碑皆不出彩,甚至频频沦为炮灰。

文|单晓语

双旦来临,恋爱这个话题也再次成为焦点。尽管如此,先后播放的两档婚恋交友类综艺,优酷网综《爱的时差》和湖北卫视老牌综艺《如果爱4》,却都未引起水花。

《爱的时差》主打“年龄差”恋爱体验,探寻不同年龄段的爱情感知。22号的先导片主要内容就是奚梦瑶与何猷君的初见过程。短短二十分多分钟的节目,充斥着尴尬,剧本痕迹明显。奚梦瑶“电梯选择”的环节与韩版《我们结婚了》里尼坤与宋茜初见的考验场面,也有一定重叠。

而被称为“开过光”的三代综艺《如果爱》,整体收视和热度早已大不如前。到了现在的第四季,为寻求突破做出改变也是情理之中。但作为一档打着“脱单指南”旗号的婚恋真人秀,却将公益帮扶,传递大爱作为重点,把整个节目变成了夫妻“情侣”的“助人圆梦之旅”,着实让人摸不到头脑。

事实上,这也并非个例。尽管,2017年,婚恋交友类综艺回暖,数量剧增,形式也逐渐多元,但却并未引起过大的水花,收视和口碑皆不出彩,甚至频频沦为炮灰。

社会背景和爱情主题的强劲代入感

国内最早的婚恋交友节目可以追溯到湖南卫视1998年推出的《玫瑰之约》。

2010年《非诚勿扰》的开播,开创了婚恋交友节目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使婚恋交友成为观众和节目制作者的新宠。

尽管之后,同类节目频繁出现,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真实度,节目格调不高等问题也陆续出现,但是婚恋交友节目却一直没有遇到过真正的绝境。

原因和当下“慢综艺”的流行是一样的,都是迎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顺势之举。客观上,国内男女比例失调,主观众上,现今的适婚青年注重自我个性,且部分经济实力不足,再加上其它原因的共同影响,导致“剩男剩女”成为近些年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另一方面,爱情是人生中逃不开的话题。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爱情主题总能引人浮想联翩,总能自然地将自己带入,通过这些综艺节目,观众可以满足自己对于爱情的部分幻想,获得满足感。

此外,还有一点,这类综艺可以满足部分的好奇心和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尤其是全明星类的。

情感类综艺回暖,呈现多元化趋势

今年,婚恋交友节目再次卷土重来,各大卫视和视频网站纷纷挖空心思,各出奇招,使得2017年情感恋爱交友节目,相对于“非诚勿扰时代”环节设置高度重叠的相亲类综艺,更加多元化。

东方卫视的《中国式相亲》,主打代际相亲,融入“妈宝”、“包办婚姻”等因素,让父母先于孩子见到异性嘉宾,并掌握选择的权利,配对成功后双方才能见面。

乐视视频的《女神的选择》主打明星与素人的旅行体验,让女明星与素人互动恋爱。芒果TV的《黄金单身汉》也一反传统,让台下女嘉宾各出奇招,“争抢”台上的黄金单身汉。爱奇艺则推出明星幻想恋爱体验类真人秀《饭饭男友》,让现场嘉宾、网友都可以与明星男友恋爱,打破了只“看别人恋爱”的观看模式。

此外,老牌的情感类综艺节目,《非诚勿扰》也在今年迎来改版,由“女选男”变为“男选女”。

为何频频成为炮灰?

按理说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市场趋势和社会背景下,婚恋交友类综艺即使无法再造爆款,大体成绩也必定不俗才对。但事实上,今年推出的十几档婚恋交友类的综艺,几乎全军覆灭,沦为炮灰。

究其根源,主要为以下三点:

第一,过分追求“CP”效果,剧本痕迹严重,缺乏真实性。尽管市场走向多元,但“CP打造”还是各个节目常用的吸粉手段。而打造路线通常都是按照“双方不熟或有矛盾——通过某事矛盾化解感情升温——高甜模式”这个轨迹来的。

另一方面,由于综艺节目时长受限,制作方为“催熟”CP,将恋爱过程中本该有的羞涩、悸动、暧昧、试探的过程直接省略,将循序渐进的心动过程直接从初次见面拉到热恋期。

在《我们相爱吧》里,明道和王鸥明明第一次见面时还互不认识,到了第二次却直接大方牵手,从不熟跳到了八分熟。玩游戏时,明道甚至对王鸥说“难道你希望我亲你吗”。之后更是直接进入热恋时期。

这样统一的剧本设定和过分“催熟”,使节目丢了原本该给观众的少女心,也让观众失去了观看欲望。

第二,为创新,为突破,本末倒置。多元化的市场趋势,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婚恋交友的核心“爱情”被模糊淡化。

拿《如果爱4》为例,整个节目近90%的时间都是在帮扶公益,关于爱情的展现几乎可以忽略。正能量和真善美的传递确实值得赞扬,但不能本末倒置,让节目的主题爱情成了陪衬。挂羊头卖狗肉,既想突出公益,又想高举爱情,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第三,市场竞争激烈,异类节目冲击严重。2017年,国内的综艺市场进入超级网综时代,各大卫视和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文化类、生活类综艺开始成为观众和制作方的“新宠”,竞技类综艺热度虽减弱,但仍占据大半市场。围剿之下,婚恋交友类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另一方面,这类综艺也并非各大一线卫视和视频平台的主打产品,制作团队和水平欠缺,宣传力度也不足。二三线卫视虽然重视,但却也力不从心,只能把控好尺度,做好基本的内容调整。

从“假想”到现实或许是新的突破口

“理想恋爱”确实能够满足观众对于爱情的甜蜜幻想,但王子和公主的童话再美好,也终究是童话。“假想情侣”在节目结束后大都渐行渐远,甚至各自公布恋情。节目终归还是一场秀,与现实生活中的婚姻恋爱也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说,真正能够打动观众的还是现实的生活。韩国的《新婚日记》、《孝利的民宿》之所以备受追捧,就是通过展现真实夫妻或者情侣之间的日常来打动观众的心。

相对于“假想恋爱”的过家家,真实的夫妻或者情侣,展现的内容也更为真实。生活中的一些琐碎,有甜蜜也会拌嘴,亲密无间但也有自己的小癖好,通过一个个真实场景画面的展现,呈现出爱情的真实模样,让观众拥有较强的代入感,产生共鸣。

但,同样要把握一个度,保持该有的距离。否则就会成为“偷窥综艺”的变形,使原有的意义变了味。

爱情是一瞬间的莫名心动,不经意间相遇,擦出难以忘怀的火花,也是相濡以沫的长久陪伴,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国内婚恋类的综艺而言,追求综艺效果和多元化的同时,切勿本末倒置,少一些炒作和剧本安排,多一些爱情的原有味道和真实模样,或许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