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经理预言2018年A股:白马行情或将延续 小心风险

我们请这些私募基金经理聊了聊对2018年股市的看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截至12月26日,A股今年以来除创业板指大跌10.36%外,其余主要指数均为上涨。其中,上证指数上涨6.52%、深证成指上涨8.30%、沪深300上涨22.46%、上证50上涨26.56%、中小板指上涨16.6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个股却显现出普跌行情,除去2017年上市的新股,全年下跌个股多达2348只,占比77.52%,分化格局尤为明显。

阳光私募作为股市的重要参与者,对2018年A股行情有怎样的判断呢?界面新闻采访了部分私募基金经理,了解其对2018年股市格局的分析和预判。

股市的行情通常具有一定延续性,自然不会完全被年度的更迭所割裂,采访中,不少基金经理的分析也都始于对2017年行情的总结。

深圳聚沣资本余爱斌认为2017年是一个结构性的牛市,当然也是一个结构性的熊市,主要是以蓝筹板块为主的这些股票涨幅明显,估值比较高的中小板、创业板整体跌幅较大。到年底的话,市场处于调整状态,这个调整可能是大的上升趋势中一个中期的调整,调整幅度会有一定的空间,但是整个蓝筹板块的行情趋势还没有完全结束。

在此基础上,余爱斌提出2018年以蓝筹价值股为主导的行情可能还是不会有大的变化,蓝筹板块经过2017年年底的调整以后,在2018年还会有一定的表现空间。

其他的受访人也多认为2018年价值蓝筹行情有望延续。华星景程资管陈景庚预计2018年总体将延续慢牛行情,亦可称之为慢熊,他进一步对大盘表现进行了预判,提出沪指2018年运行上限预计在4000点附近,下限则很难跌破3000点。

兴富投资刘俊对于大盘运行区间的研判则更为具体,他预期2018年市场可能在3200-3700点区域运行,节奏会相对缓和,结构性分化会持续较久,分化的核心主线在基本面业绩。

虽然多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价值蓝筹行情将继续延续,但他们对于2018年具体有望走强的蓝筹股类型却产生了分歧。

凌通盛泰的董宝珍认为2018年大蓝筹的机会将进一步凸显。他指出2018年是价值回归和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深化的一年,其整个市场风格是在2017年基础上的深化、强化和延续,不会变,也不会出现新的模式。唯一的差别是2018年价值投资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张,理性的力量将进一步强化,大蓝筹表现的幅度可能更大一些。恶性炒作、投机可能会更没有市场。

陈景庚却指出今年的大蓝筹未必会是明年的蓝筹,2018年要积极寻找新经济新时代中的成长股,行业龙头、二线蓝筹以及中小创中有确定成长性的个股都将存在投资机遇。兴富投资则认为二线绩优公司可能会获得更明显的超额收益。

银石投资的基金经理曹琰认为,市场短期内仍将继续回调。他指出从11月中下旬开始,公司就判断市场会有一个比较长时间或比较大幅度的调整,原因主要体现在估值、情绪、基本面三方面。

首先,经过前一阶段的上涨,到年底时市场整体的估值偏高,特别是沪深300,未来一旦增长不如预期,估值可能出现泡沫,对比海外市场的情况,A股估值偏高的问题更是十分明显;其次,11月初到12月市场情绪非常高涨,大多数的机构都对明年非常乐观,这种情绪上的普遍乐观实际上需要警惕;第三,目前经济增长渐趋平缓,货币市场的流动亦是偏紧,预计难以支撑大牛市的诞生。

曹琰认为目前市场并未修复到比较合理的位置,2018年年初调整行情或将延续。不过,他同时强调长期看好A股市场,并认为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市场可能会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知方石基金刘钊对明年市场的看法也略有不同。他认为2018年的行情不会像2017年这么极端。一二月份的时候,应该还会延续大盘行情,但两会后,市场会有不同的声音出来,而这个时候,之前被错杀的那些小票、基本面好的股票,应该会有一些机会。总体而言,因为整个资金面偏紧,系统性风险还是需要防范的。

余爱斌在看好蓝筹行情延续的同时,也提出明年整个市场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和风险。一方面,这些蓝筹板块2017年整体涨幅较大,估值水平亦提升了不少,且全球的资产价格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2018年全球的货币流动性的收缩周期或将进入中期,这样的话对资产价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2018年经济的增长可能还会保持比较好的状态,但是也可能会有一些隐忧。

具体到2018年可能具有投资机会的行业板块,各私募基金经理的看法也并不完全一致。

曹琰认为从板块的角度上来说,2018年更看好成长股,特别是既便宜又有变化的行业,瓷砖、航空、生物医药以及零售等均有望崛起,其他的一些小的方向亦存在投资机会,比如传媒、计算机等领域一些估值较低的股票。

陈景庚强调今年5G、云计算等涨幅明显,2018年智能制造、军民融合、国企改革等均有望接力迎来爆发,另外,周期股的行情也尚未终结,未来或将延续。

刘俊则指出未来从方向上看好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两条主线,在科技进步方面看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消费升级方面则关注食品饮料、零售新业态等。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