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避免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变“德国化”

从1999年到2010年前后,欧元区的利率政策是欧元区成立之前德国央行政策的延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欧元区经济持续复苏,欧洲央行将从2018年1月开始逐渐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有经济学家警告称,欧洲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正常化应该谨慎,步伐不能过快,要平衡好德国与其他欧元区国家经济复苏之间的差异。

欧洲央行在上周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维持此前削减资产购买的决定。欧洲央行在10月底的议息会议上设定了其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即从明年1月开始,把目前每月6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规模缩减至300亿欧元,持续九个月,如有需要,会延长资产购买。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背后的动机似乎并非欧元区面临通胀上升压力。相反,欧元区通胀持续达不到欧洲央行2%的目标。尽管通胀预期近期有所上升,但也远远低于2%。欧洲央行的预测认为,通胀不会很快达到2%。

产出缺口(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方面,欧洲央行上调了2018年欧元区的增长目标,这种情况下,自然利率可能会上升,以与欧元区大部分经济体实际产出接近潜在产出的情况相一致。

不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欧元区国家2017、2018年产出缺口的预测显示,该地区的经济会放缓,在许多情况下还会大幅放缓。

尽管德国的失业率目前已经降到了东、西德统一以来的最低水平,但欧元区整体失业率还高达9%。鉴于此,把担心欧元区经济过热当作欧洲央行推动货币正常化的理由,现在看还为时尚早。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国际金融体系教授莱因哈特(Carmen M. Reinhart)近日撰文称,担心金融系统稳定性是欧洲央行不愿意公开讨论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动机。

太低的利率维持太长时间会给欧元区带来金融稳定性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充足便宜的信贷推高资产价格泡沫,鼓励市场过度承担风险,导致杠杆率上升,并可能使一些国家推迟实施必要的经济改革。

欧元区在上述所有方面的情况都令人担心。目前偿债率基本上还处于低位,但这种情况会在利率升高的情况下改变。此外,房地产价格在一些欧元区国家正在迅速上升,一些股票指数在过去一年创下两位数增长。

而欧洲最“鹰派”的央行德国央行近期恰恰就强调了金融稳定性风险。莱因哈特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变成“德国化”。

莱因哈特与其他几位经济学家在今年2月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了1992-2015年间所有欧元区国家使用泰勒定律后的利率趋势。文章发现,从1999年(即欧元区刚刚成立时)到2010年左右(也就是希腊等欧元区外围国家爆发危机时),欧元区的利率政策是其成立之前1992年至1998年间德国央行政策的延续。实际上,如果将泰勒定律用于德国,德国央行的实际利率与欧元区实际利率的运动趋势非常一致。

相比之下,对于所有其他欧元区成员国来说,欧洲央行的政策利率与泰勒定律下本国央行的利率存在很大偏离。在欧债危机爆发前几年,利率对于西班牙等许多欧元区国家来讲都“太低”,只有在2010年危机后,欧洲央行的实际利率才大幅下降,并持续低于泰勒定律下的德国利率。

泰勒定律经常被用来描述央行的利率政策,这一定律显示政策利率如何对通胀变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以及其他经济条件做出反应。

莱因哈特说,虽然货币政策正常化以及与此相关的削减购债规模是期待已久的欧洲经济复苏的一部分,但是,货币正常化的形式、规模和速度依然非常关键,尤其将危机后欧元区经济放到历史背景中来看,除德国外,欧盟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最慢的。

她指出,2018年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处理德国要求实施更加激进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压力,二是必须避免对欧洲经济复苏的持久性和范围过度自信。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