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2017:过去未去 未来已来

传统基金退出历史舞台,创新型基金昙花一现,公募FOF诞生……即将过去的2017,对基金行业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传统基金退出历史舞台,创新型基金昙花一现,货币基金控规模,公募FOF诞生……即将过去的2017,对基金行业来说,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年,也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贯穿全年的,是监管层对市场乱象的频频出击。这边厢,公募基金扮演着“三好生”的角色,在大资管新规中成为标杆参照;那边厢,打破刚兑、降杠杆、防套利、严防流动性风险、明示产品特征……行业自身也在市场的涤荡中不断净化升级。

封闭式基金:从传统走向创新

今年7月,最后一只传统封闭式基金基金银丰退市,这也意味着中国基金业正式告别传统封闭式基金。

传统封闭式基金,指的是1991年至2002年发行的54只基金,募集总规模为817亿元。这类基金成立后就进行封闭,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接受新的投资,持有者需待到期开放后方能赎回。为了实现封闭式基金的流动性,基金成立后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持有者可在交易所卖出基金,看好基金的投资者则可买入。

由于封闭式基金上市后期大幅折价,基金公司也缺乏新发基金动力,2002年以后就不再有新的封基发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传统封基已经退出江湖,但封基的优点被市场认可并保留了下来,加以改良推出创新形态,即定期开放式基金。

此类基金兼顾封闭运作和流动性需求,封闭期间基金规模不受干扰,更有利于基金经理专注投资。今年新发基金市场中多只爆款基金,包括东方红睿玺(501049)、中欧恒利(166024)等等即属于此类形态。

定增基金:500亿盛宴成剩宴

定增基金可以视为封闭式基金的创新变种之一。

定向增发是已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再融资的一种手段,以往的定增门槛较高,至少100万起步,参与形式以专户和私募为主。而公募定增产品的引入,让投资者只需百元即可投资“高大上”的定增。

真实的情况是:虽然定增基金发行火爆,但好发并不好做。定增项目折价率不断收窄,越来越多的项目出现股价倒挂。定增基金成立后的整体表现非常平淡,基金净值大多在发行价之下。

今年2月初,监管层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新政,压缩再融资规模、打击定增套利,也进一步摊薄了定增基金的折价“安全垫”。5月末,《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发布,导致定增基金存量项目出现退出难题。为了在基金开放前保证流动性,新规后首只开放的定增基金财通升级选择了通过大宗交易渠道折价抛售。

种种不利因素导致上市后的基金价格多为折价。既然折价可以买,为何要原价申购?这直接导致了新发定增基金动力不足,最终以募集失败告终。由此,定增基金走进了封基当年的死胡同里,现存的产品恐怕也成了绝唱。

也有基金公司试图转危为机。作为定增大户的财通基金推出了首只主打大宗交易策略的基金财通多策略福鑫(501046),寻找减持新规下衍生出的大宗交易机会。该基金成立至今已有两月,目前收益为0.47%。

分级基金:降杠杆大势下的孤品

分级基金是基金众多品种中玩法最复杂的一种。一只母基金带着两只子基金,母基金走纯指数路线,子基金A极度厌恶风险,类似固定收益产品;子基金B则是风险爱好者,加了多倍杠杆在股市里“蹦极”。

由于玩法复杂,很多玩家只看到高收益,没搞明白原理就上阵。结果在市场大跌时遇到下折,高溢价被抹平,导致血亏悲剧。

分级基金最终被认定不适合普通投资者。2015年股市大调整之后,针对分级基金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包括将投资门槛提高至30万、暂停分级基金发行、规模过小的基金拟被强制退市等等。

11月中旬,央行汇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分级基金无法再发行,现存分级基金将成孤品。

保本基金:打破刚兑幻象

保本基金的大发展,是2015年股市异动后避险情绪的写照。而保本基金没落,打破了刚性兑付的美丽承诺。

此前,由于保本基金发行过热,其“反担保”的担保方式风险愈发明显,监管层收紧了对新发产品的审批,并对其运作和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新规。今年年初,监管层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并施行。从此“保本基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避险策略基金”。

《指导意见》取消了存量保本基金普遍采用的连带责任担保方机制,这使得基金公司很难找到愿意继续合作的担保人。这意味着存量基金到期后要么转型,要么清盘。

转型的基金中,多转为灵活型基金或偏债型产品,尚无基金转型为真正的“避险策略基金”。仍在存续期的保本基金也显得非常鸡肋,收益还不如货币基金。

历史上的保本基金共有180只,其中2015年下半年后成立的基金共有96只,目前这批产品中已陆续到期。成立近两年里,这批保本基金的平均累计收益不到5%。

货币基金:比拼规模的时代将过去

货币基金给投资者的印象一直是零风险、稳收益、存取方便。但对基金公司来说,由于要求时时保本,货币基金的风险反而是最高的。随着近年来货币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张,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也随之上升。去年年底,还出现过部分基金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弥补货币基金损失的事件。

今年以来对货币基金的监管不断升级。此前出台的开放式基金流动性新规,对新发和存量货币基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将规模与风险准备金挂钩,限制随意新发货币基金等。有消息称近期监管层针对货币基金召开闭门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严禁货币基金冲规模,尤其是货币基金规模超风险准备金200倍的公司;不得公开宣传、片面宣传收益率,不得降低费率恶意竞争,不支持快速赎回、T+0、流量导入等任何与严控流动性风险或者有违销售法规的业务;设置科学考核体系,降低基金规模的权重等。

在严格监管之下,今年的货币基金市场格外冷清。以往货币基金都是基金公司年末冲规模的主战场,今年四季度以来却无新发货币基金成立,存量货币基金也纷纷控制申购规模。

与此同时,监管层开始淡化货币基金在规模排名中的作用,提出基金评价机构应进一步弱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关注,不再公布包含货币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剔除了货币规模后,基金公司规模榜将重新洗牌。

沪港深基金:从混沌走向规范

伴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闸,大量沪港深基金应运而生。受益于今年港股牛市行情,大多数沪港深基金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不过,在沪港深基金繁荣生长的另一面,也存在着许多乱象:名字带“港”而低配甚至不配港股的基金比比皆是,不少基金经理缺乏香港投资经验。对此,今年年中监管层已下发新产品注册审核的指引文件,要求名字中带“港股”字样的公募基金应当将至少80%以上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港股,且对投资港股的基金经理履历有了更严格要求:应当配备不少于两名具有两年以上香港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至少一名为基金经理)。

从新发基金市场可以看到,许多基金在投资范围中设计了一定的港股配置比例,但都不超过50%,且在名称中均不再体现“港股”字样。对于存量基金,监管层给予了半年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基金应暂停申购。近期东证资管旗下两只沪港深基金就因此暂停了申购。

随着沪港深基金的规范化,港股QDII的尴尬角色愈发明显。费率更高,申赎效率更低,收益却并没有更好。从这个角度来说,QDII投资香港市场已经没有意义,未来应转向其他地区市场。

FOF:开启行业新时代元年

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是公募基金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时至今日,基金数量已经远远超出A股股票。基金多了,投资的坑也就跟着多了。许多偏股型基金的波动率较大,而基民总是在高位买入,又在低谷期卖出,再加上操作频繁、持有时间短等等因素,在基金上亏钱的现象比比皆是。

基于此,FOF的诞生被寄予厚望。基金业寄希望于FOF带来行业新风口,投资者寄希望于FOF解决择基+择时的难题。不过,FOF对各家公司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FOF需调动公司投研平台的整体资源,对于公司产品线的完备性与标准化要求较高。而外部FOF方面,专业研究基金的人才资源相对匮乏。

FOF究竟能带来多大改变,还得看最终实践。目前发行的首批FOF共有6只,以偏债混合型内部FOF为主,发行规模总计超120亿元。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