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万买的特斯拉拿去抵债,残值简直让人哭瘫

这次特斯拉事件实际上只是电动车行业目前的一个缩影。

最近一件事情引起不小轰动,某网约车公司与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签订租车协议,网约车公司获得15辆特斯拉为期5年的使用权,网约车公司每月需要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和相应费用。但这家网约车公司陷入困境,租赁公司不得不提前收回了12辆特斯拉。

随后租赁公司将违约的网约车公司告到法院,这12辆特斯拉经过评估后每辆车残值为55万,当时的新车价为95万,目前行驶里程16万公里。等到租赁公司准备将这批2014年购买的特斯拉 Model S 85 卖给二手车商时才发现上当了,二手车商打死只肯出32万,租赁公司哪肯做这亏本买卖,马上又找到了特斯拉回购,官方的报价让当事方彻底惊呆!

根据特斯拉提供的保值回购政策规定,车龄3年行驶里程在6万公里的车,以购买价50%回购,但是超出6万公里行驶里程的车,每公里扣除3.25元,最终特斯拉给出了15万的回购价,当初95万的车3年后卖15万,这落差谁能接受?

如果花95万买一辆汽油车,那么你可以买到奥迪A7 顶配版,同样的行驶里程A7估价在40万左右,要是像宝马6系 或者 奔驰CLS这些车型保值率会更高。然而这些进口车算上终端十几万的优惠,实际成交价根本不用95万,贬值率远低于特斯拉 Model S 85 。

为什么电动车不保值

这次特斯拉事件实际上只是电动车行业目前的一个缩影,首先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在行业内绝对是领先顶尖水平,但是它依旧没能改变电池随着充放电次数增加,电池容量衰退的问题。电池容量衰退,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就会直线下降,所以电动车保值率才会如此之低。

我们国内技术标准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低于80%就达到了报废标准!大家可能很好奇,目前的电动车充放电多少次会达到报废标准?国产电动车大多是几百次,有些可以达到上千次,也就是说一般的电动车用个3-5年电池就差不多了,而更换电池的成本绝对不是大家能轻易想象的。特斯拉开个几年都只能卖这个价,更不用提其它电动车。

电池使用寿命其实也有比较高的,比如宝马目前国产的5系插电混合版,其电池完全充放电5000次才会达到报废标准,如果你1天充1次电,至少可以用10年以上。但是大家要知道,宝马的售价可以让它不考虑太多成本问题,自主品牌想要推出一辆市场认可的电动车,不得不着重考虑价格。

为何电动车越来越多

丰田公司宣布在2025年左右将纯燃油车缩减为零,并且在2020年率先在中国推出纯电动,也就是说丰田的首款电动车是为中国市场打造。消息越短 事情越大,第一点能表明的是,丰田已经解决了电池耐久性以及成本相关的问题。以丰田的思路,它是不会推出一款价格贵使用成本高可靠差的新车来砸招牌!

第二个信息是,2020年如果还未在国内推出电动车,那未来任何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是死路一条。2020 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达到 5.0 升/百公里,关靠改进发动机是不现实的,所以混动 插电混动车型会在2020年爆发,更严苛的尾气排放标准(国六) 乘用车“双积分”政策 都在倒逼车企转型,电动车其是只是政策推动下的产物。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这是一场淘汰战!大概几年前,北京率先实行的 京五排放 标准,让一些自主品牌手无足措,2020年实施国六排放无形中给自主品牌增加了很大压力。目前仅奇瑞发布了满足国六排放的发动机。

零部件厂家逆袭

在电动车寿命和成本还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为何要用政策倒逼汽车行业转型?这里就不得不不谈谈汽车行业的发展,一辆车的整体性能实际上是由零部件供应商决定的,德国汽车工业强大,表面上它们有 奔驰 宝马 奥迪 三驾马车,可隐藏在背后却是博世 采埃孚 舍弗勒本特勒这些世界顶级零部件供应商。

日本汽车工业可以说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支撑起起 丰田 本田 的也是日本零部件供应商,比如 电装 爱信 以及 神户制钢 等。

在传统内燃机方面,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很难比拟这些外资巨头,但是在电池领域,我们国内走出一家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可能性很大,因为前面所提的宝马5系电池技术就是国内供应商提供的。换而言之,国内电池厂商已经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

结语:电动车的在某些领域还不能完全替代燃油车,但是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很多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政策倒逼汽车行业转型幕后是为国内电池供应商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