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菜单官方译名 对此老外这么表示

以后不能叫豆腐Tofu了,得叫Doufu。

长期以来,受各类翻译软件的误导,人们纷纷调侃“chinglish”的普遍使用有多荒唐。12月1日,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包括13个领域的3500个英语短语都有了官方认定的标准翻译。制定标准翻译,是对这些闹笑话的词语做一次整改,毕竟,这关乎国家形象。

尤其是食物方面,外国游客对这个美食大国的传统食物理解起来本就不易,如果还错译就更复杂了,甚至有些翻译会让人倒胃口。比如,把标记酥炸大肠翻成Explodes the large intestine,还有把咸猪手笋干锅仔译成Sexual harassment dried bamboo shoot。为了帮助中国餐馆起一个正确的英文名,甚至出现了起名公司和专业网站,但明显借助免费翻译软件的人更多,所以才会有这些多贻笑大方的名字出现。

宾夕法尼亚大学汉语言文学教授Victor Mair说道:我认为这个举动能为外国游客提供可理解的英文指示。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的语言学教授Bernard Spolsky说,公共英语标志是鼓励游客的一个好方法,这代表了中国对全球化认识的进步以及推动国家英语教学框架所做的努力。

爱丁堡大学的Geoff Pullum则认为,错译源于对语言缺乏了解,正因为使用谷歌、百度等数字工具的频繁,总是容易出错。

2008年奥运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解决翻译错误的现象,那会儿还开设过“英语不好怎么办”的热线电话,但对于新出的这批标准,其实不仅是纠错这么简单。对于侵害国家形象的翻译一概不用,而且在尽可能地维护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比如专门规定了以后四川的辣椒就得写成Sichuan pepper,以省份命名强调的是中国性。

从读音上更是往普通话靠,比如在食物领域,豆腐的翻译就从以前源自日本的的tōfu变成了完全普通话的Doufu,Lamian(拉面)也代替了日本的ramen,告诉大家,这些都是中国的食物。

但对更多的外国游客来说,他们表示通过流行文化、食品和其他来源,对日语的声音和感觉了解更多,普通话依旧是神秘的存在。

图片来源: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国际版)、Quartz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