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制作人中心制让节目生产者们远离吃“大锅饭”的工作模式,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有想法、敢创造的优秀制作人。与其说他们的喜好凸显了作品风格,倒不如说是他们对某一方面长久的热爱和钻研赋予了节目灵魂,而最终呈现的节目也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感悟。
“脸盘子那么宽,心思却细腻得惊人。”这是网友对韩国最TOP的金牌制作人罗英锡的评价,而这样的感慨是基于所制作的节目而发。
韩国著名综艺节目导演 罗英锡
人们常说艺术作品是创造者将其最真实的意识形态外在化、具象化,同理也可用到综艺节目与节目制作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节目团队的独立制作人来说,其制作的节目就像一面折射自身内心灵魂的镜子。
而如今,随着综艺节目市场的蓬勃发展,制作人中心制也逐渐在各个卫视平台推广开来,每一档“现象级”节目的核心灵魂都与制作团队中的某个人密切相关,从而也让一批优秀的制作人从幕后走到台前被观众所熟知,诸如:洪涛、吴梦知、廖珂、岑俊义。他们长期在电视行业里摸爬滚打,深耕擅长的内容,凸显个人风格,同时也带着团队创造了带有明显个人标签又为观众所爱的好节目。
独立制作人中心制,是体制内普遍的管理模式
独立制作人中心制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平台方坚持内容为王,为制作精良的节目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一切部门、机构都围绕独立制作人和节目团队来设立,全力为制作团队服务。
湖南卫视是最早采用并实现制作人中心制的卫视频道,早在2001年,湖南卫视在第一次改革中就推行全员竞聘制、栏目制作人制、栏目淘汰制。如今,湖南卫视内部大约有大大小小30多个团队,每一支团队都有其特色,负责不同节目的策划,这样能够保证数个团队齐头并进,同时也能保证品牌栏目的更新、季播栏目的创新。
各节目团队都以制作人的名字命名,如业内熟知的梁书源团队、王琴团队、陈歆宇团队等等。随着湖南的大型季播项目越来越多,更多时候是组合多个团队进行大军团作战,例如《我是歌手》当年由洪涛团队操刀,同时整合了其他三四支团队的编导,从而充分激发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东方卫视、浙江卫视也在近几年开始进行改革。《中国新歌声》的推出是浙江卫视制播分离的标志,不过从2013年开始浙江卫视也采用了独立制作人管理模式,从内部竞聘产生8位制作人设为常规岗位,并以制作人为核心形成团队进行竞标,竞标成功后独立完成节目制作。当然在节目制作方面,并非完全按照一个团队负责一个节目这种方式,在遇到大投资大制作方面,通常由节目中心领导挂帅总制作人,由多个团队联合制作。
前东方卫视中心总监李勇上任之后,提出“方向明确、类别领先、模式有力、制作极致”的节目创作理念,确立了以节目团队和独立制作人为中心的机制, 授予他们六大权力。即创意自主权、项目竞标权、团队组建权、经费支配权、收益分享权、资源使用权,约定其相应承担的风险。
同时,采取扁平化管理架构,在外围设立“三中心”和“三部门”,为“听得见炮声”的一线节目制作团队提供支持,实现制作生产和内容创新方面的充分放权、充分授权。这一改革取得很大成效,独立制作人团队各自发挥所长,在旅行真人秀、喜剧节目、脱口秀系列等门类中生产出大批品牌综艺,其中《极限挑战》成为国民综艺,是国内剧情综艺的领头羊。
除了湖南、上海、浙江这三家卫视外,还有深圳卫视、安徽卫视等平台也先后进行了改革。节目团队和独立制作人这一管理政策的提出,给节目团队和制作人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而体制外的节目团队也大都采用工作室构建,比如爱奇艺VC工作室制作完成口碑与流量超凡的网综《偶滴歌神啊》《大学生来了》等节目,这或许与网络平台的节目大多都是制播分离,节目团队工作量的不确定性有关。
深耕擅长内容,凸显独立制作人个人风格
随着我国综艺节目市场的不断开拓,节目的生产管理机制也在不断的探索和转变。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到节目生产的制作人制,再到如今的独立制作人制,节目制作人地位凸显的同时,压力也是随之而来。随着现象级节目的出现,笔者越来越发现,制作人的作品愈来愈凸显个人风格,节目品牌与制作人捆绑持续加强。
简单来说,提到《我是歌手》,就会想起宣布结果“磨时间”的洪涛老师,提到《花儿与少年》,就会想起吴梦知“鸡杂汤”般的温暖文字,提到《舌尖上的中国》,就会想起前段时间宣布离职的导演陈晓卿。每一档“现象级”节目的核心灵魂都与制作团队中的某个人密切勾连。
在节目品牌与制作人捆绑的同时,其实也是个人风格、意识形态的体现,甚至制作人的个人兴趣会催生节目的灵感。比如,许多观众熟知洪涛应该是从《我是歌手》开始的。如今已是湖南卫视总监助理的洪涛老师,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工厂技工,他用热爱音乐的心扣响新世界的大门,从普通技工转行成为电台DJ,后又加入湖南卫视转型成节目导演。
《我是歌手》系列节目总导演 洪涛
当年《中国好声音》的横空出世,让站在电视制作尖端的洪涛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在危机感的冲击之下,现象级音乐竞技节目《我是歌手》诞生了。至于《我是歌手》到底多成功,已无需赘述。但洪涛在背后对于每个细节的把控绝对是让这档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至此,这位总是对赛果制造悬念的“话唠”老师深深地与《我是歌手》品牌栏目绑定在了一起。
除了洪涛老师,看过《花儿与少年》(之后简称“花少”)的观众对吴梦知应该也不陌生。她是“花少”的总撰稿人,后来廖珂离职后升为总导演。在《花少3》播出前期,吴梦知曾在微博中写道:“一个故事,你只能不断赋予它一些路径,但最终,它会有自己的意志。”在“花少”这个作品里,吴梦知的个人风格融入其间,和故事之间彼此联接,却又保持距离和意外。
在“花少”的每一期节目最后,都会有一小段与当期主题对应的总结文字,吴梦知自己称之为“鸡杂汤”,很受观众喜欢。有网友评价:有情怀又不矫情,正能量又不滥情,主旋律又不陈词滥调,合乎时宜又不喧宾夺主,称得上“文案界教材”。纵使之后有很多节目模仿这样的方式来包装节目,却往往只是“东施效颦”。
其实,个人风格与节目捆绑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到腾讯视频的《明日之子》,“选秀教母”龙丹妮操刀偶像类节目自成套路,无论在体制内外都能游刃有余;前央视导演陈晓卿嗜美食如命,对美食研究颇深,著有美食散文随笔《至味在人间》,最终给观众带来了挑动味蕾和情感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纵然,陈晓卿导演如今已离职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已易主他人,但恐怕聊起这个节目,都会想到这个拍节目时把存有两千多家餐馆美食信息的手机掉进河里而心疼不已的“吃货”导演吧!
《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总导演 陈晓卿
独立制作人中心制让节目生产者们远离吃“大锅饭”的工作模式,同时也成就了一批有想法、敢创造的优秀制作人。与其说他们的喜好凸显了作品风格,倒不如说是他们对某一方面长久的热爱和钻研赋予了节目灵魂,而最终呈现的节目也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感悟。